11.廣寒糕[第1頁/共4頁]
蒖蒖參考裴尚食和禦膳所的定見,製定了待漏院早點食單,主食以饅頭、包子及各種餅為主,餡料不入氣味濃烈的佐料。常做的有煎花饅頭、筍肉饅頭、糖肉饅頭,水晶包子、鵝鴨包子、蝦肉及魚肉包子,以及薄脆餅、糖榧餅、油酥餅、甘露餅、玉延餅、芙蓉餅等等。
蒖蒖隨之想起昔日鄉飲之爭,看來典故和美意頭的確也是這些讀書人挑選食品的首要啟事。她隨即在林泓給她的手劄中拔取了一個名為“廣寒糕”的方劑,教禦廚去做:用乾桂花灑甘草水,和米舂成粉,蒸成米糕。待稍乾,切成近似笏板大小的長條狀。
其他幾位大臣均覺他小題高文,談笑著試圖安慰,卻被沈瀚一一正色斥回,曾玠遂起家一拂袖:“不知所謂!”便分開此地,去了隔壁房中。彆的幾位見曾玠已走,頓覺留在這內裡對沈瀚比較難堪,也前後拜彆,堂中最後隻剩沈瀚與蒖蒖。
這糕點名字有廣寒高甲、蟾宮折桂的寄意,且色與形似玉笏,是以敏捷獲得了朝士們的愛好,常常一人取一笏,再分而食之。
沈瀚聞聲,頓時被嚇得一顫抖,猛地將廣寒糕拋在桌上,但是見那糕上較著缺了一截,非常擔憂被蒖蒖看到,又當即拾起來,一把塞進了本身袖中。
沈瀚見狀愈發不滿,怒瞪紀景瀾,道:“殘渣可隨時打掃,那食品披髮的氣味呢?若大家都像紀學士如許愛吃蔥韭,讓待漏院整日飄浮著葷腥之氣,等候朝拜之所好像庖廚,有何寂靜可言?”
群臣大多眼觀鼻鼻觀心,冷靜無語。斯須,紀景瀾出列,朝天子躬身道:“沈參政之言,很有事理。不過,臣覺得,祖宗設立待漏院之初誌,除了沈參政說到的那些,亦有體恤眾臣夙起,故賜此地供他們暫避寒氣、稍事歇息之意。此舉甚能彰顯天子之仁,臣每念及此,皆感激涕零。現在,陛下成心賜食品與待漏朝士,是持續祖宗愛臣之心,讓眾臣既無寒暑之虞,兼有充饑之樂,實乃一大美事。是以,臣以為,此事可行。朝士皆讀書人,在待漏院進食,想來不會如外界酒樓普通鼓譟。至於食品殘渣,隻要派些灑掃之人隨時打掃,院中亦能保持潔淨。”
這糕形狀還挺新奇,像笏板,卻不知是何滋味……手不由自主地掰下一塊廣寒糕,又不由自主地將那一塊送入了口中……他開端猶躊躇豫地咀嚼。
“好了,此事本日就議到這裡。”天子適時為紀景瀾得救,宣佈,“既然眾卿大多同意,朕就命禦廚及尚食局籌辦此事,先在待漏院實施幾天。若朝士感覺甚好,可持續下去;若如沈參政所言,弊端較著,也可及時罷之。”
想著想著,他以指叩著桌麵,開端淺吟低唱一闋詞:“悵望浮生急景,苦楚寶瑟餘音。楚客多情偏怨彆,碧山遠水登臨。目送連天衰草,夜闌幾處疏砧……”
因而禦廚與尚食局結合向天子進言,提出這個建議。天子亦覺可行,命有司會商。三司以為此舉破鈔在可接管範圍內,為朝士們處理了一部分後顧之憂,可令官吏們更專注於國事,而這類不時施與他們的點滴恩澤,亦會潛移默化地增加他們對朝廷的歸屬感,能夠實施。台諫官員也是附和者多,並無多少反對定見,卻不料,最剛強的反對者倒是天子的徒弟、參知政事沈瀚。
曾玠一愣,道:“這是神宗朝孫洙孫內翰的詞,文風典麗,語意清婉,非普通花間詞可對比,如何能說是靡靡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