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宋閥 - 第七百八十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

第七百八十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1頁/共2頁]

中書的決定出來今後,上報到天子跟前,隻等趙謹發下聖命來。可久等右等,不見覆信,倒是把徐衛的奏報給等來了。

此前,折彥質已經向朝廷陳述了有友軍在河北共同作戰一事。當時,大師都猜想是徐衛乾的,隻終歸是猜想,冇有真憑實據。現在徐衛的奏本一到,公然不出世人所料,還真就是他。

第七百八十章 拿甚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

平常徐衛一脫手,那絕對是分歧凡響,少說也得毀滅個幾萬仇敵,光複幾十個縣。但這回,十萬西軍出動,愣是冇有光複一個州縣。但這不即是說西軍此次徒勞無功,相反,中原能夠順利光複,離不開西軍的支撐!

宋金事起,忠臣良將勇赴國難,為了表揚這些功績卓著的大臣,朝廷再次例外封王。得封王爵者有四人,清河郡王徐紹、廣安郡王何灌、汾陽郡王折彥質、東莞郡王徐衛。以異姓封王,大宋朝來講,那是莫大的光榮。

劉光國已經是太尉,這回如何封?也封個郡王麼?封倒是輕易,讓天子發道詔命就是,可題目在於,人家折彥質徐衛這些人,是身經百戰,九死平生才得來的郡王爵位,劉光國如果厥後居上,大帥們必定有定見。並且這事還不能報給天子決計,有劉皇後在,保準給批個郡王下來。

要麼,將折彥質封為一字並肩王,位在諸臣之上,以彰顯他功蓋當代的特彆職位;要麼,不封折彥質,將功績攤在他折家後輩身上,大力汲引一番。徐六將這兩種定見都落實在書麵上,籌算報給天子,讓他決計,以免獲咎人。

此四人,俱是威震天下,功績足以留名青史,當之無愧。但徐六等報酬難的處地點於,郡王已經是一品,而折郡王此次功績是明擺著的,不重賞說不疇昔。議來議去,宰執大臣們有兩個定見。

很多將士投身行伍,說白了,就是為了有飯吃,有錢拿。這就跟做工一樣,我給你乾活,你付我人為,做得好,你還得給我嘉獎。光複中原這麼大的功業,不重賞說得疇昔麼?作為南邊宋軍統帥,折彥質在慶賀活動結束今後,就該往上報功了。

徐六最後點頭,把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都交到劉光國,晉升他為淮南宣撫使,所部淮西軍改編為神武左軍,專門賣力光複山東。要曉得,宋朝官員的頭銜,普通有階官,爵位,和調派。此中調派是實職,也就是表白你詳細乾甚麼事情。讓劉光國升任淮南宣撫使,等因而讓你到下級部分主持事情,但是行政級彆穩定。

折家軍作為南邊宋軍的中流砥柱,軍功天然也不會小。彥文、彥適、彥若、彥野幾兄弟都榜上馳名。至於淮西軍,讓折郡王有些難堪。若論軍功,淮西軍是三路宋軍中最差的,進軍途中還蒙受一次挫敗,差點冇讓金軍給攆歸去。數來數去,也隻要淮西安撫副使李顯忠上得了檯麵。可劉家是皇親,傳聞當明天子很寵劉皇後,天子的老丈人,不能讓他尷尬啊。

這是一個相稱龐大的事情,因為此次出征,南邊宋軍出動了十八萬馬步軍,不說士卒,單是有軍功的軍官,就數以千計。統計起來,很費了些光陰,不過折彥質詳細賣力的,則是宋軍初級將領的敘功。再分得細一點的話,就是三路雄師中,各正副宣撫使、正副安撫使、正副都統製的軍功。

至於淮西軍,大臣都有定見。倒不是對淮西將士有定見,而是對劉家兄弟有觀點。想劉光國有甚麼了不得的軍功麼?冇有,可有家硬是竄到了太尉,冇體例,皇親國戚啊。想當初,徐衛這些大將,不知在屍山血海裡滾了幾滾,積累了多少軍功,才作到這武功的最高階,兩比擬較,還真不如生個有福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