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引軍歸國[第1頁/共4頁]
李世輔聽罷,也是麪皮都不動一下,朗聲回道:“王樞密昔年我揹負血海深仇來投,夏主仁德,收留國中,世輔怎敢相忘?”
當下,他也清算行裝,不動聲色,隨夏軍主力北撤。黨項諸軍此來,本為篡奪鄜延,將士們滿覺得會和疇前一樣,進入宋境大肆打劫一番,全部盆滿缽滿。哪知一入延安,不過逗留光陰,一無所得以後,便卷旗而回。以是高低都索然有趣,耷拉著腦袋返國。
“新造‘威遠砲’已不需浩繁士卒拉梢,且射程更遠,載彈更大,金軍恐怕也難以反製似金軍這類堡壘,隻需轟他半日,要麼就退進城去,要麼就出來迎戰,隻要兩條路可走”
李世輔一驚,轉頭望去,果見煙塵未落之處,一彪馬隊風馳而來貳心知這必是王樞起“鐵鷂子”來追,倒也不懼,環顧四周,隻見火線驛道拐彎之處,地形舉高,有俯瞰之勢,便命軍隊全數佈於坡上,他本人手執雙刀,橫刀立馬靜待。
李世輔流亡西夏時,止二十六騎親信,後安定“青麵夜叉”之亂,俘其部眾。那匪首有一支親軍,人披鐵甲,乘河曲良馬,士卒皆善使長槍砍刀,精於弓弩。夏軍幾次征討,都以失利告終,便是“鐵鷂子”也在他手裡吃了大虧。夏主李仁孝在李世輔出兵之前就警告他,說“此賊未易輕圖,國中無有製之者”,可見其戰力之刁悍。
“我有一言,樞密靜聽。夏主於我有收留之恩,然我率兵平亂,已然報過了。我家累代深受國恩,人生六合間,當以忠義為安身立命之本,如何不思報效?今西軍舉兵複陝,恰是我雪恥報國之時本欲與樞密相公道彆,但恐橫生枝節,是以不告請樞密相公回報夏王,言李世輔去也”
此時,移訛打馬過來,沉聲道:“王樞密,休與他廢話他便是據著天時,我也要與之血戰,怎肯放他歸宋?”
十一,各營夏軍拔去軍寨,清算行裝,開端北撤。馬子充這才放下心頭大石,籌辦出發回軍。
這段時候,受益於丹州門路的通暢,不但軍糧得以佈施,重型設備也連續運抵。如此一來,金軍想仰仗營驛阻延宋軍守勢的籌算,恐怕就要落空了。
殿後軍隊的非常行動很快被夏軍發覺,被敏捷報到王樞跟前。王樞與移訛都大驚失容前者鑒定,世輔此去,必為投宋移訛大怒,起精銳“鐵鷂子”三千,與王樞一道疾追上去
李世輔聞聽此言,不由得五內俱焚我雖是黨項人,但我們家由唐至五代,再至本朝,都作蘇尾九族都巡檢使,二百年世襲祿秩,累受國度之大恩,那裡纔是我的故裡?哪個纔是我的故國?為了迴歸,我滿門被害以二十六騎投奔黨項本家,經曆千辛萬苦,纔有了明天的機遇
第二日,已離了延安境,行至白於山口。李世輔主動殿後,讓主力先過,王樞移訛皆不疑有他,自引軍過山口進入夏境。
王樞麵對坡上林立的馬隊,麵色不改,放聲喚道:“世輔你勢窮來投,我主憐你,先是撥兵於你建功,現在又借兵讓你複仇,你怎能轉麵無恩,背棄南投?你此種行動,怎配忠義二字?”
崔皋聞言,一時沉默,思考半晌以後,答道:“相公既然不忘故國,持忠義而歸,末將本是漢人,如何不去?”
罷罷罷你馬擴畢竟隻是個使者,我跟你說不著等將來見了虎帥,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