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滑州事變[第1頁/共3頁]
粘罕既然來了,我又還怕甚麼?
斡離不被徐衛燒了糧草,困守滑州,任誰看都已是窮圖末路,兵敗那是遲早的事情。起先,折彥質和姚平仲等人率十一萬人馬將滑州圍個水泄不通。厥後,粘罕扣河甚急,朝廷命徐原率軍趕去聲援,帶走了本來附屬姚平仲的數萬常捷精銳。厥後,調虎捷鄉軍駐守京西,又分兵近萬。至此,滑州宋軍止餘六萬擺佈,並且是清一色的兩河潰師以及宗澤所部。
實在你說這叫甚麼狗屁事理?敢殺人就是能“武”?那徐衛他們還用得著殫精竭慮地苦思破敵之策?但趙桓一來實在挑不出人了,二來也思慮到杜充起碼還是有膽氣的。現在斡離不困守危城,已是強弩之末,何懼之有?因而進杜充為“龍圖閣直學士”,代替折彥質前去滑州。徐紹曉得這個動靜後,夜闖禁中,直言不成。就算要撤了折彥質,也不成用杜充,磁州知州宗汝霖就在滑州,何不消他?
這蒙適性豪勇,精騎射,對韓慶和父子的背叛深惡痛絕。當時,有人說韓家父子反叛與郭藥師有關,他就曾建議斬藥師之首,以絕漢軍異心。現在他兼管漢軍,便經常藉端欺侮漢軍將領,吵架漢軍士卒。再加上宋軍開端攻城,砲車日夜轟擊。遼東萬人隊的幾個千夫長一合計,等下去不被宋軍砲車轟死,今後也冇好果子吃,不如反了他孃的。因而殺了當初揭露韓家父子的同僚,帶著數千漢軍趁夜打擊滑州東門,殺守卒,出城投降。
耿南仲卻說。杜充和其他不懂軍事的文臣分歧。他任滄州知州時,金人南侵,燕雲的漢民很多都南逃歸順,僅僑居在滄州的就稀有千人之多。杜充擔憂他們成為金人的內應,因而命令斬殺。從這點來看,此人不但能文,還能“武”。
這下倒好,杜充本來是被折彥質一通怒斥,灰溜溜地滾回東京。現在搖身一變,卻成了一方麵的統帥。這廝到了滑州以後,先就把折彥質苦心運營的“鎖城法”給廢了。鹿角拒馬,一應工事,拆毀無餘。然後命各路雄師四周圍定,齊鼓並進,企圖一舉拿下滑州。
趙宋曆代君王,對這件事情是最為敏感的。趙桓聽了耿南仲的話,也就不消何灌。但朝廷不但嚴峻貧乏將才,連略知兵事的文臣也冇幾個。挑來挑去,就冇一個端莊的人選,這時候耿南仲又跳出來,保舉了方纔回朝的滄州知州杜充。趙桓想到,我用範致虛統五路西軍,他就在潼關給我來個大敗。我用李回率徐家兄弟駐防鞏縣,他卻來個棄城逃竄。杜充也和他們一樣,儒生罷了,用他不當吧?
斡離不壓抑日久,殺心正盛,如此肯放過他們?揮軍掩殺,一起往南,宋軍伏屍遍野,喪失慘痛……
能不笑麼?之前折彥質坐鎮,隻圍不攻,埋冇氣力。是以,朝廷兩次從滑州調兵走,城內金軍一無所知,覺得外頭還圍著十幾萬雄師呢。可杜充這麼一搞,斡離不很快就發明,宋軍調過兵!進而,他據此判定,如果不是有了變故,南朝不成能從滑州把兵調走。本身好歹是大金國遠親皇子,如果非要說另有誰比本身有吸引力,那就是鳥家奴了。
趙桓固然不信賴折彥質有異心。可也架不住文臣們冇日冇夜的進諫上奏。但如果收了折彥質兵權,又派誰去代替?徐紹保舉說,少保何灌就在京中,他是最合適的人選。宰執大臣絕大多數都同意,可耿南仲卻在此時向趙桓說,如果派出何灌去統兵。那麼現在都城四周幾十萬軍隊就都在武臣手裡,官家莫不是忘了祖宗之事?所謂祖宗之事,就是指的宋太祖當年本來帶著雄師說要去北上抵當契丹,成果走到陳橋驛就披上了黃袍,回京奪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