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宋閥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嶽飛再興

第一百七十二章 嶽飛再興[第3頁/共4頁]

身在洛陽的粘罕怕不怕?當然怕,不過他怕的是西軍能刻苦、敢捐軀、不畏戰之名,而不是怕範或人。傳聞二十萬西軍前來,且占了潼關,驕橫如他。也不免憂愁。但是此時,方纔投降,仍被粘罕命為西京留守的高世由急欲為新主建功。就向粘罕建議,“致虛儒者,不知兵,遣標兵三千,自足殺之”。

而這支宋軍,恰是由李回、徐原、徐勝帶領。出征之前,官家再三叮囑,鞏縣乃先王陵寢地點,萬不容失。李回既是文臣,天然明白鞏縣意義地點,若皇陵被女真人粉碎,將是大宋君臣士子難以接受之重。是以,不敢驕怠,開赴之時,就頻頻問計於徐家兄弟。當然,這內裡熟怕也有此二人乃樞密相公親侄兒的啟事在。

陝西諸帥瞠目結舌,打了這一仗子輩,也冇見過這麼不著調的事情。可範致虛兵權在握,身為武臣的他們不敢多言,隻能跟著混鬨。

三天之前,守河宋軍全麵潰敗,退往西京洛陽。金軍在河清(今河南孟津縣)、河陽(今河南孟州市)兩地接踵渡河,兵鋒直指洛陽。西京留守高世由不顧韓世忠等將領的狠惡反對。以西京留守的身份強令諸軍放下兵器,向粘罕投降。時洛陽另有殘兵數萬之眾,且洛陽雖多次經曆兵禍,但城牆堅毅,極難霸占。可愛高世由,原為趙佶寵任之臣,一旦大難臨頭,即叛變投降。好笑高世由,守河最為艱钜時,韓臣忠等人要求他將屯積在西京的軍器彌補火線軍隊。可此人卻以未得朝廷明令為由加以回絕,並斥責韓世忠,說武臣儘忠執令便可,勿需多言。

一時,方纔遭到大勝鼓勵的東京軍民再度墮入發急當中,謊言越傳越凶,乃至有人說粘罕已經到了東京不遠之處。趁著這個機遇,又有主和派大臣上疏趙桓,說粘罕勢大,西軍得勝,東京有力與之對抗。不如拿滑州金軍作為互換,讓女真退兵罷戰。

徐家兄弟固然旗開得勝,挫敵銳氣,但金軍逼近鄭州的動靜傳回東京後,仍使朝野震驚,特彆是範致虛帶領的“二十萬”西軍兵敗潼關,讓寄但願於陝西王師的大宋君臣深感驚駭。東京又謊言風傳,說金軍東路不比西路,斡離不也不比粘罕。粘罕善撻伐、性狂躁、有霸王之勇。麾下虎將雲集,帶甲十萬,眨眼之間將至帝闋。

突合速也是建功心切,五千人日夜而行,至鞏縣時,遭受宋軍。鞏縣固然隻是一個縣,但它的職位,恐怕不下太原。啟事在於,此地乃大宋曆代君王陵寢地點。自太祖始,到哲宗止,八位天子都葬於此處,合稱鞏縣八陵。

趙桓無法之下,隻得服從。但他還是擔憂徐家三兄弟擋不住粘罕,便命從滑州再增兵給徐衛。同時,都城再度戒嚴,各禁軍、班直、廂軍都上城備戰,以何灌徐彰二報酬京畿正副防備使,策動百姓,嚴陣以待。

趙桓驚怒交集,不知以是,折彥質、姚平仲、徐衛都領兵在外,朝臣中,唯徐紹、何灌、徐彰三人熟知軍務,遂問於三臣。三人皆力主抗戰,言李回、徐原、徐勝駐守鞏縣一帶,已初戰獲捷,士氣大振。且徐衛亦坐鎮於後,不說戰而勝之,起碼可支應些光陰。待滑州告終,粘罕進退兩難,必生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