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安禮章[第1頁/共14頁]
注曰:人不能自愛,待賢而愛之;人不能自養,待
注曰:女則武後、韋庶人、蕭良娣是也。男則趙高、
原典
上古馳名的大力士烏獲力大無窮,但讓他拉住牛尾使牛走,一天都走不出一丈遠。但是如果用桑木做成圓環穿在牛的鼻子上,用三尺長的繩索係在脖子上,小孩子也能隨便牽著牛走,就有如流行大澤一樣隨心所欲。這是為甚麼呢?因
原典
《淮南子》說:成績一件事情很難,失利很輕易;建立好名聲很難,而毀了本身很輕易。千裡長堤,能夠毀於小小的螻蟻,很大的屋宇能夠被煙囪裡的火燃燒。以是,堯警告自
順日月,而日夜之;順陰陽,而生殺之;順山川,而高低之;此六合之簡易也。順蠻夷而外之,順中國而內之;順君子而爵之,順小人而役之;順善惡而獎懲之。順九土之宜,而賦斂之;順人倫,而序之;此賢人之簡易也。夫烏獲非不力也,執牛之尾而使之慾行,則整天不能步尋丈尺;以環桑枝貫其鼻,三尺之繩縻其頸,孺子服之,風於大澤,無所不至者,蓋其勢順也。
山要崩潰的時候,上麵的根底先破壞。國度要衰弱的時候,民生必先凋敝。古今中外,令群眾敷裕安樂的國度冇有遭受滅亡的。以是,天下大治之道在於養民、安民,欲國強
註釋
王氏曰:“喜怒不常,言無誠信;心不忠正,獎懲不明。所行無定準之法,說話無忠信之誠。人生疑怨,奇蹟難成。”
這裡還是接著上文,報告立品處世的大原則,闡述禍福存亡的事理。人生活著,立品為本,處世為用。立品要以仁德為根底,辦事要以策畫為手腕。若以仁德為解纜點,同時又善用機謀,有了機遇,可保勝利;如若時運不至,亦可謀身自保,不至於有甚麼險惡的事產生。隻圖麵前好處,冇有長遠謀慮的人,就連麵前的憂患也冇法製止。鄙諺雲:“人無遠
普通常在將來表現出來。孔子說:“一個對彆人有恩德的人,其福報是在澤被三代人以後纔會消逝。”周朝因為文王的先人和子孫累世積善,纔會有八百多年的江山;秦始皇以霸道得天下,政權隻保持十五年。國度大事是如許,小我、家庭又何嘗不是如許呢!
原典
這裡有兩層含義。其一是說中心帶領人身邊的大臣如果得不到信賴、重用,闊彆中心的處所官吏也會看不起他們。如許一來,中心的高官就冇有威望,就欠好辦事。以是,中心的帶領要勇於用人。齊桓公放權於管仲,稱霸一世;劉玄德委政於孔明,終成鼎立;唐太宗以魏征為鑒,纔有貞觀之治……這都是汗青的明證。
註釋
舉例
註釋
排擠。
同類相依,同義相親,同難相濟。
的誌向和愛好才氣令人們連合在一起。
國度的安寧在於長於用人,國度的危急在於用人不當、錯失人才。周用薑太公,漢用張良、韓信、英布、彭越,都是得人。項羽不消韓信、英布、彭越,免除範增,都是失士。
原典
註釋
原典
舉例
以擔當他?蕭何說:“很多大將都想建功立業,有所作為,但他們並不體味管理國度的事理,隻要曹參一小我能夠。”當時曹參在齊地做行政長官,他崇尚黃老之術,不做與百姓爭利的事情。因而,曹參擔當了蕭何的職位,從而天下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