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檀郎 - 150.蟻穴(下)
翻页 夜间

150.蟻穴(下)[第1頁/共3頁]

此事我早已曉得, 並不覺不測。我在乎的, 是另一件事。

我訝然,想了想,問:“可知這黃遨來路?”

“另有一事,乃是與秦王有關。”柏隆道,“秦王已經將遼東兵權交與梁玢,入朝任職去了。”

想一想,此事也並不奇特。虞氏現在上有大樹隱蔽,下有官府撐腰,一手包辦了海鹽的私鹽買賣。郭氏兄弟如許的私鹽估客,就算疇前做得太大也有力與虞氏爭高低。但他們另有一點好處,就是他們長年討海為生,而虞氏隻做本地漕運,想要走海路,最好的體例就是拉郭氏兄弟入夥。

柏隆點頭:“不知。”說罷,他奉迎地笑笑,“此事鄙人亦方纔知悉,夫人叮嚀過凡朝中之事皆須奉告,故而將夫人請來。”

本年的年景不錯,我每日在堂上聽各地客商們議論各地軼事,除了冀州鬨了場水災,彆處並無大災患。我預算著,各地的收成安穩下來,再加上諸侯王們增繳的進貢,朝廷的燃眉之急當可減緩。從柏隆那邊探聽,亦是這般跡象,因為朝廷並未像先前那樣催命普通地催促他交鹽。

待獲得了縣府中,柏隆正在堂上,見我來,忙上前施禮。

當然縱是如此,柏隆也不敢怠慢。

我瞭然,道:“另有何事?”

公子的信前日纔到,若無要事,柏隆並不會讓我疇昔。我看看天氣,承諾下來,隨即叮嚀備車。

柏隆道:“有是有,但無甚要事。會稽王宮中的屬官和世子家眷剋日都出發去了雒陽,國中甚是安寧。”

“何事?”我問。

心中有些無法。公子之以是仍然回雒陽,乃是因為他畢竟放不下那胸懷天下的弘願。故而我能設想,他現在該當並不歡愉。但他給我的信裡,全然冇有頹廢之氣,就算提到些不快意的事,也老是筆調輕巧地一語帶過。而與此同時,他彷彿怕我擔憂,因為忍不住去找他而身陷險境,在信中再三奉告我,要我乖乖留在海鹽,不要分開。

我放心不下的,是公子。

這倒是件出乎我料想的大事。

柏隆見我不言語,道:“夫人莫不是在擔憂秦王性命?”

那便是秦王。

看著他,我滿腹猜疑,一時說不出話來。

如公子所言, 冇多久, 我就聽到了天子對諸侯王正式動手的動靜。

“你二叔現在為虞氏做事?”我驚奇不已,問道。郭維是個不羈的人,一貫我行我素,就連郭老邁也經常拿不住他。且他最看不上的,就是給虞善那樣的豪強打動手。

而那船隊的頭領,竟是郭維。

日子一每天疇昔,轉眼間,兩三個月疇昔,七月流火,遲早的氣候都有了些涼意。

新帝繼位以來,統統的政令都與公子的誌願相左。就比如諸侯王之事,公子深知諸侯王的氣力,故而一貫主張緩而圖之,不成冒進刺激,以防橫生亂事。但天子明顯並不這麼想,現在這些行動不過是第一步,前麵該當另有招數。而從這些事上麵能夠看出,天子並不像先帝那般正視公子。

我正待再說,外頭忽而有人找來,是柏隆身邊的仆人阿濤。他奉告我,說柏隆有請。

我冇想到天子會做出這般行動。秦王在遼東運營多年,兵將對秦王中間耿耿,這無人不知。先帝雖一向懷著弄死秦王的心,卻未曾動手,亦是顧忌於此。現在上竟然想憑著兩道旨意奪秦王兵權,也不知是吃錯了甚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