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檀郎 - 167.偷襲(上)
翻页 夜间

167.偷襲(上)[第1頁/共3頁]

汪明冇再說話,未幾,拍了拍他的肩頭。

我看了看他緊緊握著刀柄的手,笑笑:“曉得曉得。”

不過這買賣必定要落空。

這些船上都有官旗,能夠大搖大擺地呈現在河道上,天然也能大搖大擺地開到鄴城渡口前。隻消比及鄴城像常日一樣開門,這些漕船靠了岸,便可不必吃力賺開城門直接攻出來。

黃遨不似普通草澤匪類, 隻知一窩蜂湧上去打亂仗。此番出來的一萬人,如朝廷水軍普通, 分前鋒,中軍和後軍。前鋒傳聞由四王所率, 十船兩千餘人,皆是精銳。他們起首突入城中,將緊鄰渡口的南門節製, 並清除城內殘存官兵。黃遨所部中軍約六千人緊隨厥後, 卻並非參與打殺,而是往各處堆棧洗劫。黃遨嚴令世人不得各行其是,堆棧中的物什, 糧草最為優先,衣物其次,財帛最次,並設監督官,如有違背者, 可當場處決。至於剩下的人,便是後軍,除留守在船上望風以外, 還要往四周彙集可用船隻, 不管大小都搶過來。

船上的人早已行動起來,翻開船艙,內裡儘是攻城的器具和兵器。先前高奎被黃遨所殺的時候,傳聞同時被搶走了多量兵器,我將石越遞給我的刀看了看,公然是官府打造。

漕船張帆夜航,走得甚快。拂曉之際,我在睡夢裡聽到中間的人一陣喧鬨,心中警省,一下展開眼。

這五十餘艘船固然都是大船, 但滿打滿算也隻能帶上一萬人。商討之下,黃遨決定兵分兩路。他和四王帶兵偷襲鄴城,二王和三王則留在冀州策應。

“自是還聽大王的。可知大王為何讓二王和三王留在了冀州?便是怕貳心機太多要好事。”

“這岸上怎這般冷僻?”汪明忽而看著遠處的岸上,低聲道,“這般時候,當時熱烈了纔是。”

“去雒陽?”汪明嗤道,“我等戔戔兩萬人,哪能占住雒陽?”

隻見天涯交界之處凸著一個點,細心辯白,恰是城牆的模樣。

“我也不知。不過或許會去豫州。”

石越道:“莫非大王要歸附?”

我轉頭,看了看船廬那邊,內心運營著脫手的機會。我運氣不錯,跟黃遨待在了同一條船上,不必操心上那裡找他的題目。隻是此時方纔出發,黃遨與一眾賊首在船廬裡議事,門關著,將我和石越這些小兵擋在了內裡。黃遨固然對人冇甚麼架子,不過身邊的保衛不算少,又帶著一群人議事,想要在這般處境下脫手處理他再滿身而退,並不實際。唯有等戰事打起周遭生亂的時候,方可渾水摸魚。

號令才傳下不久,傳令兵又跑了返來,氣喘籲籲:“稟大王!四王領兵上了岸,已開端攻城!”

“哦?”石越道,“厥後呢?”

汪明道:“不說他們了,還是說你。如何?你想去雒陽?”

我聽著,明白過來。這般說來,倒是合情公道。黃遨打鄴城是為了糧草和軍需,劫了以後,往回走不免要碰到公子或者朝廷兵馬的阻截,故而須得借道往彆處。兗州緊鄰司州和冀州,鄴城的漕路亦可經運河往兗州。而到了兗州以後,亦可經過兗州的水道,安然退回冀州去。

黃遨麵色一變。

“皇宮?”汪明笑了笑,“就算打下了鄴城,我們也不會去雒陽。”

黃遨的神采不容質疑:“此計有變。令統統人拿起刀槍弓箭,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