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群龍動[第2頁/共4頁]
張希崇道:“張邁破回訖、占沙瓜。都是用兵取勝,一道聖旨,一定便能服人,也罷,既然都中已有主張,我便往涼州走一趟,從陵,你具選輕騎五千人,隨我親往涼州傳旨!”
“實在陛下無需過分憂愁”樞密直學士薛文遇道:“韓樞密所奏。全憑涼州折通氏片麵之言,那張邁是否真有如此神勇,也未可知。
此時朔方節度使是後唐的邊陲名將張希崇,他接到東都發來的號令後。先細細扣問了折逼碘關於西北的環境,跟著調集部將折從陵、靈州刺史楊澤中商討,說道:“那張邁之事,我也曾耳聞。不過本年我朝恰是多事之秋,安西之事又多是道聽途說,未是確信,以是我一時不敢妄自上報,免得朝堂諸公藉此事作排擠的由頭。但我早已廣派細作。本待都中政治稍定,我所得動靜也已全麵,這才上稟,不想都城卻已下旨,涼州地近朔方,涼州有事。我們冇有及時上報,還要等都中降旨,如此一來。卻顯得我等怠忽職守了。”
李從坷卻點頭道:“那張邁起兵的經曆,聽奏章所表軍政戰略,不似作假。他若並了安西、河西,擁兵十餘萬也不在話下。”
楊澤中道:“令公若走,靈州防務卻該如何是好?令公在時,定難軍黨項不敢妄動,令公如果離境,萬一李彝超竟起禍心,當時如之何如?”
這時薛文遇道:“但觀奏章所言,這張邁雖不知那邊派係,但其行事。在在皆號宗我大唐,又以大唐欽差以後自稱,並以漢統作為號令。西北本多義士,若張義潮便是其一,固然隔斷多年,宗唐之念未熄,這個張邁又推許張義潮,或許亦是慕其行動,而其部下既聽其言久,亦必有所動於心。既然如此,陛下何不順勢而行,予其冊封。使他統領涼州以西諸州鎮。同時遍封涼、蘭、河、廓諸州。若張邁聽封,則不能過逆陛下之意,且今後與涼蘭諸州皆同為陛下殿前之臣,再無相攻之藉口;若其拒封,則是自絕於大唐正統。其部屬對其亦必生疑,陛下再降旨斥其貌為漢而實為胡,則河西諸族亦皆疑其為私非為公,令民氣背棄張邁,諸豪群起衝突,則張邁即使神勇,一定能恃強征服涼蘭河廓也。且據涼州傳來的動靜,那張邁的背後亦不平穩。故其東來之眾,非其主力地點,若其不能內撫部眾,外鞏邊陲,則自顧猶不暇,尚何能東進涼、蘭,窺
心唐朝廷之上。固然另有馮道、李愚等宰製大臣。但斑引爾心。卻就是現在偏殿上的這六個,人一
李從河道:“好,就依緯卿所言,兩萊並行。詳細如何行動,就由樞密院措置。”
李彝段道:“既然如此,我代哥哥走一遭吧。”
“韓卿家的奏章,大師都讀過了。”李從河道:“西北俄然崛起的這夥人,鼓起得好生獨特,若不正視。將來隻怕會變成大患,諸位卿家可有妥當措置的體例?”
張希崇道:“拓跋氏世據定難。固然放肆,卻還不敢公開背叛,但澤中的話也有事理。現在陛下既然命我便宜行事。你便替我擬命,調李彝超領兵四千人隨我入涼,再給我知會府州折從阮,讓他密切留意夏州意向,如有異動,你可與他互為呼援。涼州之事,或將擺佈將來十年西北安危命脈,我是不能不消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