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頁/共2頁]
坐完月子,寧愛美和老公才籌議好給第二個娃兒取名字上戶口,決定取名黎日慶,因為出世那天公曆恰好是抗日戰役勝利記念日、農曆恰好與國慶節同天,比黎日慶大3歲的哥哥叫黎義紹,一家四口的名字印在封皮有燙金“戶口簿”三個字、棕褐色薄皮包著的淺綠色的格紋紙上。寧愛美產假後回到單位上班,黎日慶每天用著鉛字排版列印機,碼著告訴、帶領發言稿,老邁送進公辦的新華街幼兒園,老二偶然外婆、阿姨輪番帶著,換換手,偶然瞥見寧愛美揹著娃兒上班,放工後黎日慶帶孩子,寧愛美弄午餐,早晨熱熱中午剩下的飯菜。一個月倆野生資共支出63塊,寧愛美拿給後家媽10元作孝心費,43元開支吃穿用行水電、人親客往應酬,每月存10塊,幸虧屋子是縣反動委員會分派的,不給房租。
一念平生,孩子大了、爸媽老了,一晃幾十年光陰飆過,日曆翻到1997年,黎建新從打字員乾到縣紀委副書記、再到台辦主任退休,寧愛美一輩子在一個單位上班,一向到退休。黎義紹結婚,弟弟日慶教書剛半年。年底,百口人守在電視機旁,收看了香港、澳門迴歸故國的直播。
“單位告訴明早9點,大師到玉壺公園插手大眾集會!”筠連縣委辦公室打字員黎建新剛跨進屋,就倉猝對躺在床上坐“月子”的老婆寧愛美說,“你還在坐月子,重視身材,明早我去插手集會。”“我也要去!”“你9月3號才生的娃兒,到明天賦6天,坐月子就不去了嘛?!”“我硬是要去!”黎建新倔不過,好脾氣的說:“好嘛、好嘛。”從1969年景婚以來,他一向捧著她、姑息她、寵嬖她,能夠是比她大9歲的啟事吧。
朝朝西來暮朝東,人生好似采花蜂,待到百花變成蜜,臨到當時又壽終。誠知此恨大家有,貧賤伉儷百事哀,天要下雨,由他去吧!寧愛美厥後找了位老伴安過暮年餬口。
幾年後在春節前大打掃時,清算屋子東西,黎日慶在掉漆的玄色老立櫃裡翻出一個手抄本《建言有之》作者:天龍,隨便瀏覽了幾頁:“光速真的最快嗎?比光速更快的是甚麼?宇宙裡的光都是直線嗎?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銀河係、河外星係、宇宙,真的是如許嗎?暗物質到底是甚麼?人是由甚麼構成的?宇宙有鴻溝嗎?人的感遭到底是由甚麼構成的?地球有三極,另有第四極嗎?人真是猴子退化來的嗎?人類的統統言行都和性有關嗎?性到底是甚麼?厚黑學是甚麼?……”日慶把手抄本扔樓頂的彩鋼棚儲物間裡,其他的舊書報清理完賣了。
日曆翻到2022年9月3日,黎日慶看完複旦大學重生開學典禮直播視頻,夜幕俄然來臨,蘇慧出門遛彎去了,伴著2年多早已風俗的窗外不竭傳來的新冠疫情防控鼓吹喇叭聲,日慶第3遍翻看《天下上最奇異的24堂課》,看著看著就打打盹了,竟然還做上小夢,顯認識臨時小憩,潛認識開端領受活潑,他的認識通過肚子裡的太陽神經叢進入到24堂課多維天下……
1976年9月10日早8點30分,玉壺公園上空黑彤彤的烏雲壓頂,冇有一絲風,氛圍沉悶,幾千人,白壓壓一片,連續湧入公園中間空壩子,緊貼站立,肉挨肉,象擠公交,似荷葉上的露水,散了還聚,聚作水銀窩。寧愛美穿戴紅色“的確良”白襯衣,在老公攙扶下,神采卡白卡白,肚子另有點痛,熬住,擠在人群中,緊挨一個穿戴龍鱗色衣服的人,大眾熱浪裡異化著嚎哭、惶恐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