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袁家兄弟】[第1頁/共5頁]
永山上前一步,一手按在楊格肩上,轉向延山連聲道:“可貴,可貴啊!看看齊字營那幫雜種,一槍不放就丟了安平河防,置朝廷兩萬六千雄師於險地!從鴨綠江邊到跑馬集,我們足足喪失了三千多人!哼,哼!這些人要有楊兄弟一半的勇毅,戰事決不至於淪落如此!”
“延山,輿圖。”
永山又按住楊格的肩頭,表示他入坐,然後問道:“楊兄弟身上傷勢如何?”
就在永山連連點頭之際,楊格俄然話鋒一轉:“但是,如果在死守以後行反擊之事,我以為各部在未經清算之前,切不成行!”
永山的居地點半山腰的一間木佈局、瓦頂大屋子裡。門口,兩名戈什哈遠遠看到延山去而複返,一個回身進門稟報,一個紮馬問安。延山點頭擺手算是回禮,徑直走到門口高喊:“統領大人,人我給你帶來了。”隨即轉頭向留步的楊格招手道:“過來,我們出來。”
延山從牆上的箭囊後找出一個洋式的皮包,翻撿了一份輿圖出來鋪在桌上。
“嗯......”永山略一沉吟,彷彿在估計著有冇有向一個小兵陳述軍機的需求,又見楊格目光灼灼,乃決意賭一把,點頭道:“恰是,現在遼陽東路戰事由依克唐阿大人和宋慶大人批示,二位大人決意在跑馬集、連山關一線集結兵力,等敵愾軍、靖邊軍和齊字新營達到以後,即行兩路反擊、反攻鳳凰城,爭奪截斷遼東之日軍與朝鮮的陸路聯絡。迫敵抽調兵力往援鳳凰城一線,減輕我遼陽南路戰線的壓力。”
“不是一個旅團,而是一個聯隊,是第五旅團司令部帶領的22聯隊。”楊格說著,指了指桌上的那三份日軍甲士證。如此說話,楊格是為上麵的話作鋪墊,以證明目前的清軍各部不經清算的話,是冇法毀滅鬼子一個聯隊的。何況,日軍隨時能夠從鴨綠江東岸調兵來援!
永山略微愣了愣,神采沉凝起來,目睹就要生機了。一旁的延山忙道:“統領大人,傳聞功字軍在關內蘆台駐防時就延聘德意誌國軍官為教習,兵操、東西、營規都仿效德意誌陸軍。”
鎮邊軍分統兼步隊統領壽山、馬隊統領永山、馬隊佐領延山,本是同胞三兄弟,乃前任吉林將軍富明阿之子。富明阿為官甚正,可謂是道光以來最為廉潔者,由此,他的三個兒子並無祖業福廕,早早地就以旗丁的身份投身軍伍。富明阿身後,宗子壽山秉承騎都尉爵位,以三品銜領鎮邊軍分統職分;次子永山為四品銜藍翎侍衛,領鎮邊軍馬隊統領職分;季子延山年僅二十四歲就是從四品銜的佐領。
“是!”楊格立正,腳下的日本軍靴收回“噠”的一聲脆響,隨即坐到一旁的馬紮上,腰板挺直,雙目炯炯,隻等統領發話。從剛纔統領的神情竄改和延山的說解中,楊格理睬到一個事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既然已經身處清軍當中,起首就要保障本身安然,然後要在軍中混出模樣來,獲得必然的軍事批示權力,再......不能意氣用事,該守的端方還是要守,當然,是除了作出一副主子樣給人三拜九磕行參拜大禮以外。
“陳述統領。”楊格自知講錯卻不得不言,此時乾脆橫了心把大話說到底,乃立正道:“楊格故鄉在河......直隸河間,自幼喜好兵法,(光緒)十九年六月應募進功字左營,未曾讀過天津武備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