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細河殲滅戰一】[第1頁/共3頁]
三人快速議定,待日軍遠去、河東開打後,以主峰仁字軍、北嶺新奉軍、鎮東軍兩路反擊,一鼓作氣拿下連山關。
巴哲爾倉促趕來,滿臉愧色,噗通一聲單腿跪下,低頭道:“大人,巴哲爾無能,讓鬼子馬隊跑了二十多個,古額裡已經帶領四十名兄弟向草河堡追擊。“
楊格蹲在一叢灌木後,極儘目力察看日軍行軍大隊,同時把毀滅敵救兵的作戰打算又在腦筋裡過了一遍。
欲要全殲此股日軍,在兩門火炮的支撐下,鎮邊軍步隊後營必須死守這個高地,待日軍鄰近時俄然在高地下結陣開仗,這是一個底子身分。其二,摩天嶺上的諸軍必須快速拿下連山關,而後尾擊日軍,迫使日軍分兵對於連山關方向,從而攤薄其火力線。其三,兩門火炮的操縱必須最大化,要共同鎮邊軍後營死守高地,要用主動有效的炮火阻擾、打亂日軍的疆場變更,還要儘量給決勝力量――黑龍江軍三個營,蘆榆防軍一個營,合計四營1300名馬隊反擊締造最無益的機遇。其四,劉鬆節把握炮火必須給在堡西高地阻擊敵軍的左營以有力支撐,阻斷草河堡日軍策應軍隊。
徐慶璋乃是山陰人(浙江紹興),曾在前任盛京將軍都興阿幕府中佐讚軍機,彈壓承平軍,熟諳行伍之事。清日開戰,遼東危急,徐慶璋招募丁壯建立鎮東軍,又使鄉民設團練,三個月下來也有了這500精乾堪堪能夠利用。前些日子宜麟經遼陽去奉天時告之蘆榆防軍和黑龍江軍即將會戰草河堡,乃主動率部前來助戰。
此時,摩天嶺上響起此起彼伏的號角聲,隨即炮聲、槍聲、喊殺聲混作一片,在山穀覆信的感化下,陣容驚人。
三莊子,間隔細河邊五裡的高地上。
摩天嶺上的各軍也察看到日軍意向,昨夜才率鎮東軍一營及遼陽團練共500人趕到摩天嶺協防的遼陽知州徐慶璋當即往見新奉軍統領耿鳳鳴,仁字軍統領江自康也從主峰趕來,三人構和反擊事件。
半渡而擊,以目前的季候和河道水位以及渡口與連山關之間隻要不敷兩裡間隔的實際而言,不成行。一打,鬼子就龜縮進連山關恪守,費事。馬隊突擊,將日軍行軍縱隊截成兩、三段,以分給包抄一一毀滅,也不成行。鬼子就700來人,一有動靜就有收縮成一團,作戰地幅大為減小,哪有豆割毀滅的空間呢?何況,鬼子練習有素,當前的陸軍作戰又流行以步槍火力為主的線形戰術,行軍縱隊隻需兩個口令便可轉向列為三列火力線,反應極其敏捷,暢旺的排槍火力底子不會給馬隊突擊以機遇。
聶士成伸手摁住楊格,輕聲道:“我來坐鎮,你該做啥就做啥,不要躊躇,不要向我請命。”
四大前提,缺一不成。楊格閉上眼睛,在肯定打算無誤、軍隊調配到位以後,冷靜向上天禱告――“庇佑我中原民族的諸神呐,兩百多年前你們睡著了,兩百多年呐,也該睡醒了、睡夠了吧!再不醒來保佑此戰我軍得勝,老子就草你祖宗十八代!”
“蓬蓬”兩聲,兩門37行營炮以直射的體例向敵開仗,炮彈“呼呼”地飛進日軍步兵行軍縱隊中開了花,“轟轟”的爆炸聲響徹河穀,揭開了細河河穀毀滅戰的帷幕。
不求無功、但求無過。22聯隊批示官富岡三造中佐終究還是在清軍的壓力下,特彆是在清軍中存在“德國軍官”的壓力下,放棄了頗具進取心的集合兵力於連山關、衝破摩天嶺的設法,轉而收縮兵力於草河堡,與清軍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