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拂曉,攻擊!】[第1頁/共3頁]
南路支隊反擊了,2營為右翼,3營在右翼,兩翼連絡部的火線是37炮隊快速跟進。千餘碼的間隔,在炮火幾次在黃花甸村口、矮牆處炸開和彌散的硝煙保護下,在南路支隊1700餘名官兵的腳下很快收縮到300碼擺佈。
好東西啊!有了這東西,測取、計算、修改炮擊或者魚雷發射數據都便利了,有了它幫手,運炮擊應用題解算速率也能夠進步......不知多少倍!
躍起列隊向前推動的官兵們鎮靜地看到,一股股日軍想從村南口衝出,卻被一陣陣精確的炮火轟了歸去,不得已之下,一些日軍隻能仰仗矮牆倉猝反擊,尚未構造起有效的排槍射擊。抓住機遇,儘量地靠近敵軍!
“是,大人,我在魚雷書院學過數學和積分。”
楊騏源一溜煙地跑了,王傳義看看手裡的物件,當即,楊格和修械所徒弟“聯手打造”出來的圖版式射擊批示器扯住了他的目光。金屬邊框、薄木板為底,底板上繪有座標網,邊框加粗的位置連接著扇形方向分劃板,扇形方向分劃板通過能夠調度連接件與長矩形的表尺分化杆相連......管帶大人已經將一份二萬五千分之一的輿圖壓在底板上,還標註出幾個方位參照物的座標和圖上位置。
曾經的魚雷艇操雷手王傳義找到楊騏源,說:“大人,過不去,真過不去。冰層有三寸擺佈,跑馬冇題目,可咱這七生半炮車軲轤一壓上去,指定得開裂。要不,咱砸冰筏渡?”
一麵貔貅旗迎著北風“呼啦啦”的作響,掌旗兵手擎大旗緊跟管帶以後,720餘名官兵構成廣大的倒三角陣列,在2營的右翼穩步推動。
(暴雨、橋淹,老卒被困鄉間方纔趕回,當即上傳補更,本日半夜!)
炮營2隊陣地上,每一門75炮每一次發炮以後,總有兩名穿了兩套以上棉衣的炮兵飛身撲在複位的炮身上,操縱身材的重量和肌肉的力量幫忙火炮規複射擊姿勢。同時,退殼、裝彈的事情有條不紊的停止著,在炮長的口令聲中,火炮收回沉悶的轟響將炮彈拋射出去,在日軍構造起反擊的村南矮牆周遭炸出一朵朵火花,彌散處濃濃的黑煙。
攻守之勢從一開端就已成形。
王傳義做功課時,四營、五營(欠1哨)在陳固、馮國璋的帶領下從勺子河上遊迂迴到黃花甸西北麵,以五營扼守藥山高地;四營跨過湯溝子,在黃花甸――鳳凰城路旁構工。楊格給北路支隊的作戰任務是節製湯溝子南北,截斷敵軍退路,共同南路支隊從北麵、東北麵打擊黃花甸。這個原定任務在北路支隊尚在活動中就竄改了,王英楷的窺伺隊弟兄帶來了一個天大的好動靜――壽山、夏青雲率1300餘騎在北麵二十餘裡處的老爺嶺宿營!
在南路支隊官兵的視野被村落反對的北麵,聶鵬程帶著兩哨弟兄從急造掩體後竄出,一陣排槍、一陣急進,眼看就衝要到村北口了,卻見......一大群穿著混亂的百姓在日軍槍口的威脅下簇擁而出,向4營的戰線疾走而來。
“開槍!”
從甜水站到黃花甸,這一起之上的漫天風雪、險要山路,讓炮營兩百八十多名官兵吃儘了苦頭,若非馬博西的輜重隊主動幫手,若非五個步虎帳總有一個擔負後衛,幫著抽、抬、扛、推......炮營很難跟上大隊的行軍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