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強國三策】[第1頁/共3頁]
太後老佛爺和恭親王、另有李鴻章等人都主和,解纜點卻各有分歧。現在能用的,非恭親王莫屬!愛新覺羅的天下畢竟是愛新覺羅的。
群臣山呼萬歲方罷,滿兵部尚書敬信就叩首道:“主子恭喜皇上,道賀皇上!兵部淩晨接〖總〗理遼東軍務大臣行轅電,仲春庚戌日(三月七日),依克唐阿、宋慶、吳大澄督率各軍,以武毅前鋒軍為前鋒,鎮邊軍、老湘軍為擺佈,於晌午霸占海城,日軍第三師團傷亡慘痛,大敗敗退於唐王山、承平山龜縮扼守。”
光緒聞言,心知恭親王所言與翁師所言類同,可這話從恭親王嘴裡說出來,分量遠比翁師為重。看來,方纔朝廷之上的一時謙讓是對的,換來的是恭親王對本身的支撐。
恭親王抬手指了指光緒背後的輿圖屏風,又為本身這個有些違背禮法的行動低頭道:“主子是為聖上的大計而來,忍一時之氣,行非常之法,固國本、練強軍,再與倭國好生存算不遲。現在雖有楊格,武毅前鋒軍能戰,然能戰者寡,武毅前鋒軍隻得一支,難與倭賊爭雄。若假以光陰,聖上勵精圖治、肅除弊政、重賢用能、收督撫之權於朝廷,天下高低如臂使指,則聖上能有無數如楊格之將,無數如武毅前鋒軍之精銳強軍。彼時,煌煌天朝與之蕞爾小國再論高低如何?”
隻苦了出身宗室的滿兵部尚書敬信,仍然保持叩首的姿尊趴在初春淩晨冰寒的地上。
此後,恭親王要用太後不那麼喜好的人做事兒,也就便利多了。
話說了一大通,還是回到了起點。
“那就請恭王爺給朕說一說,該當如何誇獎全軍?如何擬旨說話?方能令全軍奮發,抵擋倭軍反攻,穩守海城。”
宗室,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福鋥跨前小半步,躬身道:“啟稟皇上,主子覺得此事速議速發乃是上策,我軍初複海城,正宜鼓勵士氣再戰建功,為和談之輔弼。”
氣哼哼的回到上書房,揮退從人,在一麵遼東輿圖的屏風前走來走去,轉了好幾個圈子才站定,自言自語道:“朕要召對楊格,看個究竟!楊格啊楊格,你切莫讓朕絕望呐!“實在,光緒也曉得這場把戰役打下去的阻力太大,但是仍然想藉助於海城大捷提出暫緩媾和,召回李鴻章等人,鼓勵全軍奮勇擊敵,若再有勝績或可令倭人不支而乞降,天朝上國之顏麵有光,力主對日宣戰的天子也能聲望大振,完整把握皇權壓抑後黨,實在節製朝廷就有了但願。
“皇上。”恭親王見光緒神采不善,乃溫言道:“主子也覺著和談乃是正著,軍事為旁著,安定戰果乃是上策,然相機求勝也不成不為。此事,廷議眾臣申明主張、遙遙張望便可,切不成插手此中。”
“何謂非常之法?”
剛一下朝,恭王就來上書房請見?
聞聽敬信報喜,光緒以肘支案,微閉了雙目自顧思考。
光緒是狂喜啊,狂喜幾近過分而癲瘋起來!在群臣麵前,不能如此,必須保持天子的嚴肅,保持幾分奧秘,適當時還要保持沉默,讓這群人去揣摩!
高歡暢興的論功行賞變成主和派大臣們高談闊論之所,實在倒黴!但是,恭親王神情謙恭、語氣到切的再三辯論此中關鍵,所言也頗合事理,不能不聽。清日戰事一了,皇權安定之事還需仰仗這位皇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