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以有備戰無防】[第1頁/共4頁]
嗯,歸恰是打疼了老毛子,再來談結合構築鐵路,操縱旅順軍港的事兒也不遲。
蔭昌笑道:“嗬嗬,鄭副官,想必那女記者長相不錯吧?”
楊格瞟了一眼那名刺,上麵印著兩排字,時勢快報館駐鞍山站特派記者,芙蘭。刹時,德國領事館酒會上阿誰洋裝號衣、窈窕到極致卻落寞而去的背影閃現在楊格的腦海.......
“第二,第一軍、第二軍的禮服、軍器換裝題目,您得瞅著,換下來的東西全數交給墾屯兵團,任何人不能動!三年拿回朝鮮,現在隻要兩年半的時候了,我們可耗不起喲!”看到蔭昌慎重點頭了,楊格又道:“另有附帶著的一個事兒,第二軍換裝結束後,立調炮兵1個營向北聲援黑龍江,以防萬一。”
蔭昌沉默點頭,又思考半晌,說道:“宦海風俗如此,老氣沉沉,當以新銳之才洗刷之才行,楊宗濂先生能孚致之重望乎?致之,不如再漂亮一點,讓湘軍那邊推舉一小我選出來。”
楊格從蔭昌的神采、言語中看不出這位次長在天子與楊或人的鬥法中站在何種態度上,不過,目前還不打緊。起碼在推行新政的風雅向上,天子和楊格是分歧的,公開裡你踹我一腳,我給你一拳,那是小鬨鬨,竄改不了大局。
“致之。”蔭昌改用了暗裡裡的稱呼,說著話的同時掃了三麵牆壁上的輿圖一眼,發覺比明天少了幾張,想必是楊格已經收起來,籌辦帶到黑龍江去的。那麼,楊或人果然是勝券在握了!“有事交代下來就是,蔭昌毫不含混。”
“參總。”鄭邦彥有些難堪,人家嬌滴滴的一個大美人兒軟語相求......輕易嗎?“是位女記者,這是她的名刺。”
看看牆上的輿圖,勝利已經被楊格標註到了海蔘崴核心二十裡範圍以內。若非顧忌海蔘崴四周炮台的重型火炮能力,恐怕就直接將“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稱呼完整的換回“海蔘崴”三個字了。
在培養滿族軍事人才的事情上,天子和榮祿一樣的火急,總算是走到一起來了。而天子現在的鬥爭工具不是又去了頤和園過夏天的太後老佛爺,而是在南河沿宅子裡把持全軍的楊或人。
“午樓兄來的恰好,看看這份名單。”
“彆的,賤內閒不住啊,想辦個京師小書院,午樓兄必然要給幫襯著。”
門彆傳來立正的聲音,楊格舉目一看,蔭昌在門口略站了一下腳算作立正見禮,舉步進門,徑直坐在書案劈麵的椅子上。
“第三,江南機器局已經到了非改整不成的境地了,對此,劉製軍也深有同感。江南局冗員浩繁而人浮於事、貪腐成風而製械不良,年產步槍幾千支還大多不堪用,之前淮軍就回絕利用江南局的槍支彈藥,現在雖有小小改進,結果不彰,足見積弊乃是根深蒂固,務需連根肅除纔是。我籌辦請楊宗濂先生出山,參照鞍山產業區形式執、改革江南局,劉製軍派幕僚張謇協辦之。此事,還勞煩午樓兄多加照顧著。”
楊格還要交代的事兒,必定在此以外。
慈禧策動後黨們弄來的三百萬兩銀子,一個子兒很多的落入了參謀總長手裡。這筆錢的到手的同時,天子要求半年內給兩個師的禁衛軍弄到7公厘口徑的、改進型的88年式步槍,實在就是96年式步槍。既然錢都送到兜裡了,那就用唄!德國機器工程師實在應當成為槍械工程師已經看到96式,固然出於分歧的戰術理念(很思疑工程師有冇有戰術認識)和清德兩國越來越友愛的乾係,科勒冇有對96式步槍提出攻訐,當然也冇有誇獎這條較著是抄襲了大多數88年式步槍設想的東西,但是,科勒本人以為實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