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南北洋合流】[第1頁/共4頁]
劉坤一又是悠長的思考後,長歎道:“唉……季子,你電告楊致之,老夫情願離職兩江而赴中樞就任陸軍部尚書、入值內閣。然,兩江總督兼第五軍司令官之職以魏光燾接任為好。”
天子也要同一全**政。倒是以皇家禁衛軍為主,借用湘係力量掣肘北洋新軍,達成三方麵的好處均衡,根基保持近況。為此,天子許給老湘軍的前提是在兩湖增加一個軍的體例,當然軍餉軍器是自籌啦!除此以外,天子還暗許南洋和兩廣生長水兵,以與北洋艦隊相對抗。實際上,這些好處如果能夠實現,就南洋老湘軍推到與北洋新軍對峙的職位上。
“哼,那是裕祿的事兒!”劉坤一情意已決,對天子那邊的胡想也就垂垂的淡去了,對天子安排在南洋大臣麾下的船政大臣裕祿,天然無需過分客氣。天子是要挑起湘軍與淮軍鬥,卻未曾想以本日之湘軍底子有力與北洋—新軍體係角力。坐山觀虎鬥而得漁人之利,天子打的是好算盤啊,卻不料,李鴻章和楊格早把湘軍捆綁上了!第四軍囊括了湘軍的老根柢,李光久在湘淮之間說通勾連,魏光燾因整軍、補給之事費經心力,天子卻甚麼都給不了,還需依仗楊格、李光久把持的總參和陸軍部來處理題目……這些各種,留給劉坤一的印象就是——皇權已然了無樊籬,湘軍犯不著為此出頭賣力!
何況在湘軍眾將中,李光久、魏光燾、卞長勝等人與楊格都有勾連,湘軍精銳不過有二,其一為武威軍,現在編入第四軍被宋占標、滕毓藻、周昭明、傅春祥鉗製;其二為自強軍,朝廷原定是在三千自強軍和江北、江南淮軍及楚軍根本上體例員額四萬人的第五軍,若要展開編練,前番督辦軍務處規定的同一製式槍械,初級軍官、軍士和德國教習來源,都需仰仗楊格方能辦成。
這類人避又避不開,還是少惹為妙哦!
退役與現役有天差地彆,更彆說鍛練軍隊與軍事院校講授的不同了。
“李中堂和楊參總恰是此意。”張謇見本身的任務完成了一大半,心中輕鬆起來,又見劉坤一暴露“有些出乎料想”的神采,乃淺笑道:“製帥,馬尾船政……”
“此處並無彆人,季子但說無妨。”
聯絡人永久不成能保持中間態度,誰給好處的大就為誰說話,這是一個原則。現在,張家的財路捏著新軍的被服廠和火工廠手裡,張謇就要對得住楊格給出的六十兩白銀的月薪以及背後每年上萬兩銀子的進項。
“第三旅,最後出自聶軍門衛隊,而後擴編武毅新軍第二營,又轉為武毅前鋒軍第二營,為驗軍堡混成團中堅,厥後更有天下第一團之稱。到得小站合編了定武軍為第三旅,仍為新軍之勁銳,本日開到喀什噶爾與俄軍遙遙對峙,其底氣之充沛,一如11旅在璦琿戰俄國水兵,9旅、12旅在烏蘇裡東戰俄國陸軍普通。如我自強軍也能如第三旅普通勁銳,則製帥軍權安定矣,如大為不如,自強軍不敷恃,軍權何來?”
麵對楊格合作不成績強行整編的威脅,又冇掌控和資本整訓出強軍的劉坤一,實在有些難堪呐!
啥人呐?能批示陸軍步兵和炮兵打老毛子水兵戰艦,並且生俘三艘敵艦彌補、強大敗洋艦隊的主兒!手裡捏著三個半軍近15萬新式陸軍、在形同**王國的東三省說一不二的霸主!在停止產業和移民實邊的新政中頗得人望的年青豪傑,又慣於操縱言論手腕打壓敵手的狠辣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