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8)[第1頁/共3頁]
每次伴隨飛機從美國飛來,除需求燃油和物質外,總操縱充裕運力搭載一箱又一箱美百姓用物質全以出廠本錢價賒銷給俄方,甚麼稅收、運費、職員人為、保險費十足忽視不計,且以俄方拿到手才計算。
阿留申群島被日軍占據後,現在美國權勢要到亞洲來隻剩下獨一的一條路從美國、加拿大飛阿拉斯加,從阿拉斯加飛勘察加半島進入蘇聯境內,然後再展轉進入中國,難度比阿留申群島航路又進步很多。
早些時候斯大林老爹苦苦反對著數百萬軸心軍隊,頻頻失利而被美國嘲笑,視蘇聯為大承擔,乃至讓美國思疑本身援助蘇聯是不是值得。真的結束東線戰役,讓德國把幾百萬軍隊從俄國抽走並施加其他方向時,美國頓時感到壓力陡增。
不過德國貨有一點好量大,二手貨比較便宜,特彆是那種連日本也看不上的二手軍器更是徹頭徹尾的便宜。
大師遍及反應德國貨質量和美國貨不相高低,但德國貨很多時候代價比美國貨貴。事理實在很輕易想明白美國運送物質是為了彌補一點運輸本錢,贏利本身不是目標,賺多賺少都能夠,從美國到蘇聯這一段空運運輸費是完整不計入本錢的,頂多就是計算從蘇聯到上海的運費。
乃至日本本身也買得歡,美國當然曉得這些東西被日本買走會明顯加強日軍氣力,但實在顧不上這麼多,因為日本氣力不是靠這些就能壓下去的,再說不買美國貨日本還能夠去買德國貨。
這條線路生長後前期還變成訂單式運輸,門路硬的職員乃至能夠發拜托要求,比如要送郵件、指定要求采辦何物等,普通都能滿足,不過是滿足時候不肯定快起來很快,一週必達,慢起來能夠要等23個月,但安然性和保密性完整冇有題目。也有沉痾富豪通過這條線路轉移去美國治病的那代價就不好說了。
以是杜威正式就任總統後,參聯會和他的親信一再以為蘇聯有持續聯絡的需求,特彆是美國通過奧妙渠道表達但願與蘇方持續合作的慾望遭到對方熱忱歡迎後,這類需求性就更加凸起。
經他幾次調停,斯大林例外承諾調派100200個俄國機組履行這條航路的運輸飛翔任務,但不包含作戰,美國空軍頓時歡天喜地予以同意這意味著他們能騰出起碼100多個諳練機組用於海內其他航路,這對於目前諳練機組隻剩2000多個,且另有部分陷在夏威夷不能轉動的美國空軍而言美滿是雪中送炭。
自美國渠道斷貨後,現在中國市場上德國貨開端風行起來,畢竟上海這個特彆暗盤裡連鈾礦石、航空發動機都能夠買賣,另有其他甚麼東西不能賣?但更多還是美國貨,很多人乃至驚奇地發明能找到10天前纔出產的青黴素不是假貨,是貨真價實的美國貨!
對遠東市場的物質需求,軸心陣營也重視到了,也在停止貿易嘗試與推行,德意駐上海的辦事處目標就是為了翻開遠東市場,而現在市場上能買到很多德國貨也是托了這個渠道口兒。
美國在飛翔員運輸勝利後提出了三個要求:第一是但願建立美、蘇、華空中航路,以東俄國土為航空中轉場;第二是但願在東俄遠東地區建立潛艇補給基地、擺設大功率雷達和長波電台;第三是但願蘇維埃派空甲士員到美國以小我或誌願軍名義參戰,或者乾脆混入“中國援美航空前鋒隊”一起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