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在大不列顛(一十七)[第1頁/共3頁]
彆的在承平洋各次戰役、巴拿馬戰役、佛得角戰役、百慕大戰役、紐芬蘭戰役、冰島戰役等各次作戰過程中,前前後後加起來又丟了近15萬軍隊,同時還加上幾萬目前在夏威夷一線,但根基必定要喪失的軍隊三年以來美軍陸軍兵力喪失高達60萬。
他以為,如果德軍把握了海空軍上風,再具有練習有素的空中軍隊,遵循閃電戰0的架式,美軍起碼要籌辦4倍以上力量才氣對付。這比例大師不以為誇大,當初克拉克公式就說要3倍以上兵力才氣戰而勝之,現在按照南非戰役的評價是4倍才氣打平。
鑒於承平洋艦隊近乎全軍毀滅的經驗,美軍大西洋艦隊現在不肯輕動,水兵除在加勒比海弄點輕型兵艦、潛艇和飛機騷擾外,其他甚麼行動也不敢做,任由德軍擴大,美其名曰“管束性進犯”,目標不是主力交兵,而是試圖粉碎德軍的補給運輸體係。但見效甚微,因為德軍物質補給線並不像美軍那樣不時候刻保持著,而總伴跟著大艦隊而來,真來大艦隊美國又不敢等閒全軍壓上,隻能聽任,軸心結合艦隊10月份方纔完成過一輪補授予進犯,現在正返海內,籌辦停止保護、休整並籌辦下一階段作戰。
當初德國陸軍高低分歧嘲笑戈林的空軍野戰師是水貨軍隊,以為他們打不過斯大林的民兵師,美國二三線軍隊氣力比起空軍野戰師來更差。他們的兵器、軍器、設備實在都是一等一的貨品,和當初空軍野戰師手拿最新兵器的環境近似,但不是有了充足的人和充分精美的兵器就稱得上精銳,美軍戰役力實在不敢讓人恭維英國當初按照聯盟條例向北美大陸調派了4個師(現在全歸入丘吉爾當局統領),在兵器和供應不異的環境下,這4個師能吊打90%以上的美軍海內軍隊,因為這批英國師根基都是從敦刻爾克大撤退裡儲存下來的軍隊,顛末累次彌補,保持了不俗的戰役力。
1940年前美國陸軍不過10萬出頭體例,扣除一堆構造、後勤、黌舍占用的職員外,隻要4個不滿員的步兵師和1個裝甲師,另有個後備裝甲師,全軍勉強有300多輛坦克這氣力比德國最慘的10萬國防軍期間還慘。不過德國事遭到大國壓抑,美國事自我閹割。
可你們不能不考慮政治身分,你們要充分估計到總統的名譽和政治形象,他方纔就任總統不過一個月,就籌辦持續丟掉這麼多盟國和地盤,影響太壞,你們讓美國群眾如何看?讓盟國公眾如何看?如果籌算丟掉這麼多地盤,為甚麼不直接和德軍媾和?”
特納乃至公開宣稱:“德國人不是要擴大地盤嘛?好,都給他!甚麼委內瑞拉、圭亞那全不要了,逼急了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也能夠給,萬不得已時乃至連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都一併交出去!看德國人能占多少?我們隻要在南美保住累西腓、在加勒比海一線保住古巴和波多黎各保護佛羅裡達半島就好!”
對如此令人尷尬的場麵,麥克阿瑟是這麼解釋的:“德軍現在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疆鋪得攤子越大,其需求保持的物質需求就越高,對運輸線和水兵依靠就越強,隻要能解除這些滋擾,將來軍隊反攻會比較順利德軍在南美兵力到最後免不了被我軍各個擊破。”
在英國,美國人稀裡胡塗丟了10萬多軍隊英德寢兵後全進了英國戰俘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