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背鍋俠杜威(15)[第1頁/共3頁]
杜威自但是然就問:“丟掉矗立尼達和多巴哥後,我軍情勢會如何樣?”
沃爾特克魯格是不折不扣的德裔,1881年出世於西普魯士普拉陶,1889年移居美國俄亥俄州,趕上了美西戰役的尾巴,還在菲律賓退役過很長時候,後在陸軍勤務學院任教,因為懂德語而翻譯過幾本德國戰術著作,成為研討德軍的專家,很得潘興老爹賞識,一戰中出任參謀職務,寢兵前任時駐德國的第4軍參謀長(他的永久軍銜不過是上尉,以如此軍銜出任軍參謀長,可知是多麼超凡重用)。
因而環繞這個話題又展開了新一輪辯論,聽得杜威無所適從,最後隻能抓住斯普魯恩斯問:“如果德軍先占據矗立尼達和多巴哥,然後在3月份打擊加勒比海四大島或此中之一,水兵有戰而勝之的掌控?”
19231925年任陸軍部作戰打算到處長,更奇異的是1926年畢業於水兵學院並隨後留校任教了4年,稱得上絕無獨一的海陸複合型人才,1936年晉升為準將,隨後又到陸軍在陸軍參謀部任主管作戰打算的助理參謀長和潘興一樣,馬歇爾也很喜好他。
“經持續調劑與兵力擺設,古巴現有10萬守軍,海地與多米尼加5萬,波多黎各與牙買加各為3萬餘,彆的共擺設了陸航飛機2000餘架、海航飛機500餘架,四島互為犄角、相互支撐。”克拉克開口道,“首要題目在於三點,第一,水兵氣力不敷,4個大島隻要擯除艦和潛艇,冇有巡洋艦以下級彆艦隊,隻能襲擾而冇法正麵作戰;第二,岸防工事仍嫌不敷,大口徑岸防炮和永備工事太少,擋不住敵軍主力艦隊炮擊,論防備程度不但不能與瓦胡島相提並論,扳連西腓和巴拿馬的程度都不如;第三,航空兵力新手居多,戰役力存疑”
這是他與特納的首要分歧地點,後者以為德軍占據矗立尼達和多巴哥後,天然就堵截美軍通過加勒比外洋線向累西腓補給的才氣,要對累西腓停止補給,必須由大西洋艦隊主力保護走中大西洋一線,換而言之,特納以為德軍不會拿這條島鏈如何樣,因為本色性意義不大。
“現在加勒比海地區陸軍司令是哪位?”
“從地理態勢上看,四島連成一串,越靠近本土,我軍防備才氣和航空兵力就越強,還能在告急環境下獲得佛羅裡達一線聲援,是以水兵製定了節節抵當、以逐島戰役減弱德軍打擊才氣、最後投入水兵主力反擊的打算。英格拉姆大將概括的打擊方向確切存在,但比較起來,我更歡迎德軍往北打這有助於磕掉他們的大牙。”特納表示,“當初估計德軍對上述4島打擊不早於1945年3月,目前進度根基符合,能夠略有推遲。”
該建議深得麥克阿瑟、馬歇爾等人認同,因而一起綠燈,為更好防備南翼,克拉克又提出將中美洲和加勒比海與南美切割開,獨立組建中美洲加勒比海戰區,沃爾特克魯格成了新組建的中美洲加勒比海戰區首任司令官,職位與南美戰區司令官史迪威中將平起平坐。
杜威點點頭,他總算明白為甚麼陸軍眾將神采這麼丟臉,水兵還是老一套:讓陸軍、陸航去和德國上風艦隊耗,耗到敵手差未幾再投入水兵艦隊主力打反擊,打贏了是水兵挽救國度,打輸了麼是前期陸軍不給力,不過他不想捅破這層窗戶紙,戳穿了陸海都下不了台,正如贖夏威夷布衣的行動普通,有些事是隻能做不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