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野望(12)[第1頁/共3頁]
“虎式比4號強當然無庸置疑,乃至1輛打4輛也毫無題目,可為甚麼德國人還要持續大範圍造4號而不全造虎式?我帶著這個題目問過德方,他們說質量優必將須在數量差異不太大的環境下才成心義,不然就會墮入敵手的設備海而冇法自拔,為保障機器化軍隊應用,德國必必要有充足數量的坦克――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蟻多咬死象這句話。我們已在數量上減色於美軍,如果因為誇大質量而再次緊縮數量,屆時能夠會呈現10艘埃塞克斯級打1艘大鳳的局麵,勝負不看便知。如果隻要質量不管數量,當初尋求對美七成乾甚麼?造個2-3艘10萬噸巨無霸戰列艦不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鬆田千秋掃視了會場一眼:“再問諸位,當前水兵最首要、最核心的打擊力量是甚麼?”
諸位要清楚,隻要飛翔員能將飛機從航母上安然飛起來,決定運氣的就是飛機機能和空中技術……一樣事理,航母一旦把飛機放出去了,決定海戰成敗的就不是航母機能凹凸,而是飛機機能和飛翔員本質。加勒比海戰如何贏的?是我們航母比仇敵多,比仇敵好麼?明顯不是!以是長官才說航母是耗損品。如果火線沉1艘火線能補2艘,我們還怕冇法對峙下去?何況大鳳級又不是真的不會沉,萬一被打個奄奄一息拖返來維修上一年半載,這段時候即是就冇船用了,倒是2條雲龍沉了1條還能夠再接著打。”
“如果僅僅是1vs1的較量,赤鬆貞明當然毫無題目,可3vs3,5vs5呢?如果再擴大一些,50vs50呢?大師或許不曉得索科特拉島上的環境,伴隨我們練習的德國王牌飛翔員比比皆是――擊落數50架以上才被人產業作是真正的王牌,帝國水兵有50個擊落記錄的隻要赤鬆貞明一人,德國空軍有該記錄的數百個,德國海航抽調的大多都是優良空軍成員,如許的超等王牌起碼有40多個,德國海航固然隻要1年汗青,但飛翔員總數已衝破了1500,能上艦的起碼有800,我們折騰了近20年,累計培養出來的、能上艦的飛翔員也就是1000多一點,德國海航背後另有總架數超2萬、打遍歐洲無敵手的龐大空軍做後備,我們隻要為數未幾的岸基軍隊做後備,你們說如何打?
隻要伏見宮博恭王對堀悌吉故弄玄虛很不對勁,剛纔鬆田千秋一口一個“飛機機能”、一口一個“飛翔員本質和數量”,話裡話外全數都是航空第1、航空致勝論,乃至還得出飛機比航母更首要的觀點,在他看來是航空派對艦隊派赤裸裸的調戲和捉弄,再加上堀悌吉幾次誇大飛翔員也能當軍官,航空軍官應當從專業職員中提拔的觀點,幾近是要置於死地――畢竟把握航空母艦的軍官如有機遇還能夠劃入艦隊派,開飛機的再如何弄也歸入不了艦隊派。
世人一齊點頭,等這位元帥水兵大將把答案解開。
這底子就是在挖艦隊派的根子!如果讓堀悌吉勝利了,本身豈不是今後退隱江湖?(未完待續。)
“實在不滿是,在我看來,最首要、最核心的打擊力量是艦載機,航母隻是載體,艦載機纔是策動最後一擊的致命手腕。”鬆田千秋淺笑道,“此次遠征作戰帶給我最大的經曆是:之以是能在作戰中賽過美軍,不是因為我們船好――實際上美國新投入的埃塞克斯級比我們的航母好很多,彆說與雲龍比,就是比雙鶴都強――單艦載機超越90架,並且非常健壯,我們真正占有上風的是第一是飛機,第二是人。如果非要誇大質量建軍,我以為重點是航空器而不是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