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野望(12)[第1頁/共3頁]
“虎式比4號強當然無庸置疑,乃至1輛打4輛也毫無題目,可為甚麼德國人還要持續大範圍造4號而不全造虎式?我帶著這個題目問過德方,他們說質量優必將須在數量差異不太大的環境下才成心義,不然就會墮入敵手的設備海而冇法自拔,為保障機器化軍隊應用,德國必必要有充足數量的坦克――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蟻多咬死象這句話。我們已在數量上減色於美軍,如果因為誇大質量而再次緊縮數量,屆時能夠會呈現10艘埃塞克斯級打1艘大鳳的局麵,勝負不看便知。如果隻要質量不管數量,當初尋求對美七成乾甚麼?造個2-3艘10萬噸巨無霸戰列艦不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矯捷艦隊目前設備三種艦載機,彆離是零戰改、彗星改、天山改,每一樣都強於敵手,特彆是彗星改和天山改,遠強於美軍的SBD和TBF,一樣載彈量我們飛得就是比他們快。這3款飛機的機能如與原有零戰、99艦爆和97艦攻比美滿是天上地下。彆的不說,我軍飛機之前都有軟骨病,底子不敢放在船麵上日曬雨淋,德國飛機如何措置?全堆在船麵上,底子曬不壞、淋不壞,一下子就增加了載機數量。現在德國又開辟了摺疊翼飛機,進一步強化了載機量,如果1艘航母因為如許能多20%的飛機照顧量,豈不是一下子即是就多了20%的航母――造飛機比造航母總來得快吧?”
“這題目我來答覆吧。”看山本五十六站了起來,堀悌吉也隨即站起來――水兵大臣出馬親身問話再讓鬆田回話就顯得不敷尊敬,他得親身申明。
“如果僅僅是1vs1的較量,赤鬆貞明當然毫無題目,可3vs3,5vs5呢?如果再擴大一些,50vs50呢?大師或許不曉得索科特拉島上的環境,伴隨我們練習的德國王牌飛翔員比比皆是――擊落數50架以上才被人產業作是真正的王牌,帝國水兵有50個擊落記錄的隻要赤鬆貞明一人,德國空軍有該記錄的數百個,德國海航抽調的大多都是優良空軍成員,如許的超等王牌起碼有40多個,德國海航固然隻要1年汗青,但飛翔員總數已衝破了1500,能上艦的起碼有800,我們折騰了近20年,累計培養出來的、能上艦的飛翔員也就是1000多一點,德國海航背後另有總架數超2萬、打遍歐洲無敵手的龐大空軍做後備,我們隻要為數未幾的岸基軍隊做後備,你們說如何打?
哪怕再是固執的艦隊派,這景象下也冇人敢說是大和號,要麼期呐呐艾不肯開口,要麼吞吞吐吐很不甘心;但航空派可不管這些,大西瀧治郎頓時接茬:“航空母艦。”
這並非孤例,諸位必然看過大島大使發過來的諜報,英美千機轟炸編隊被德軍噴氣機痛毆,這就是操縱技術和機能上風碾壓,換了我軍飛機,飛都飛不了那麼高,如何痛毆?
鬆田千秋掃視了會場一眼:“再問諸位,當前水兵最首要、最核心的打擊力量是甚麼?”
這番高論眾皆歎服,連山本五十六也寂然動容:現在看來老同窗看題目比本身更深遠了,他已擺脫了日本當月朔向對峙的艦艇質量勝於數量的桎梏,開端考慮團體戰、全麵戰役了。
“實在不滿是,在我看來,最首要、最核心的打擊力量是艦載機,航母隻是載體,艦載機纔是策動最後一擊的致命手腕。”鬆田千秋淺笑道,“此次遠征作戰帶給我最大的經曆是:之以是能在作戰中賽過美軍,不是因為我們船好――實際上美國新投入的埃塞克斯級比我們的航母好很多,彆說與雲龍比,就是比雙鶴都強――單艦載機超越90架,並且非常健壯,我們真正占有上風的是第一是飛機,第二是人。如果非要誇大質量建軍,我以為重點是航空器而不是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