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野望(8)[第1頁/共3頁]
“全數砍掉。”堀悌吉解釋道,“剛纔我伴隨德國特使進宮覲見陛下,科爾特使彙報了近期兩邦來往環境,德方已收到我方供應的100噸黃金(50噸是鮑斯當局最後承諾的,彆的50噸是日本償還授信的款項),德方出於春結合艦隊共同作戰的感激,向我們贈送德國潛艇10艘,型號是700噸級的VII型潛艇;彆的還表示能夠對我們出售德製潛艇,除VII型各係列外,還包含1000-1500噸級的IX型,2000-2500噸級的XIV型……德方情願為此供應3億馬克的專項授信。”
“第三,通過一批舊兵艦改革案,詳細包含:1、千歲、千代田號兩艘水機航母改成輕型航母,工期7個月;2、翔鶴號大修,並安裝德國入口彈射器,工期5-6個月;3、三艘1.7萬噸的郵船(最大航速21節)――淺間丸、龍田丸、鎌倉丸按德國計劃改革為幫助航母,工期9個月;4、目前已按航母標準點竄的神鷹號、海鷹號調劑圖紙,改革為幫助航母,工期追加3個月;5、日進號改革為水機母艦(當初是瑞穗號水機母艦的後繼,用於高速佈雷,目前首要用於運輸甲標的),工期3個月;6、貝亞恩號大修並改革為中型航母,改稱鶻鷹號,工期10個月。”
與汗青上分歧,在南承平洋海戰後,日本水兵砍掉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改革項目,同時又不消維修太多的現有兵艦(除了傷痕累累的大和號),再加上海陸調和後多量諳練工人蔘軍隊返回,再加上慢慢從中國大陸撤兵後有關物質供應有保障,艦艇製作速率是加快的,製作質量也有所上升,特彆是視為重中之重的大風號、信濃號比汗青上都要快,質量也更好。
“代價呢?”有人嚴峻地詰問道。
“需求將剛纔集會會商的內容和您先彙報麼?”井上成美先扭頭問堀悌吉。
“第一,鑒於丸5、改5、丸臨、丸急、丸追各打算整齊履行,乾係混亂,發起重新設立丸新打算……”
井上成美麵前一亮:“便宜啊!”
堀悌吉不動聲色地點點頭:他曉得當初改五打算動用軍費預算是62.4億日元,團體估計完成噸位數是115萬噸,現在看起來環境又有了新竄改,這打算固然與日本本身提到的打算有了極大改進,但比擬霍夫曼提出的每年600億馬克(當然不成能全數用於造艦,但造艦內容很多於150億)比擬,當真是少得不幸。並且參軍費增加將近一半,噸位隻多了20%的環境來看,海內通貨收縮指數在持續上升。
“小型潛水艇(550噸級的呂-100),原打算新增9艘,後全數打消;中型潛水艇(1000噸級的呂-35),原打算新增43艘,目前隻完成4艘,估計本年度終究還可完工4-5艘;大型潛水艇,包含2200噸級的伊-15/16型72艘,2500噸級的伊-9型6艘,目前隻要1-2艘完工,已完工的約莫3-4艘;彆的另有潛水艇丁型(1500噸級的伊-361型)等……”
懂潛艇戰的軍官都體味,德國產700噸級的VII型潛艇明顯比550噸級彆的呂-100來的強,可後者的出產本錢約莫是550萬日元――按目前日元馬克根基等價的數字換算,自行製作比采辦幾近貴一半,更何況還先送了10艘,的確就是便宜大放送。如果再考慮直接采辦不占用製作本錢和野生,的確就是天大的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