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鐵十字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城堡(2)
翻页 夜间

第二百二十五章 城堡(2)[第1頁/共3頁]

這一次莫德爾故伎重施,再往輿圖發到團一級、行動路標指向目標等等,霍夫曼就以為對方很難被騙了。不過,在看過東線團體計謀輿圖和敵我兵力態勢漫衍圖後,他又對勝利充滿信心。

如果不細心看,會以為東線的環境彷彿又重新回到了1942年9月時德軍主動撤退前的局麵:北線持續封閉列寧格勒、中線對準莫斯科,南線進逼斯大林格勒。

ps:恭祝各位讀者國慶節歡愉,闔家幸運!

固然除德軍外其他增加兵力的戰役力不算太強,但比起赤軍急紅眼的抽丁建軍政策卻還要強上很多。霍夫曼看過蓋倫提交上來的陳述,現在赤軍中以3XX番號打頭的淺顯步兵師中,90%以上的淺顯兵士是1900年前出世的後備役職員(43歲以上),而在1XX和2XX番號打頭的步兵師中,也有60%以上的淺顯兵士超越40歲或小於18歲,隻要近衛軍隊、番號小於100且重修較早的步兵師和大部分裝甲軍隊中纔是以年青人丁(18-35歲)為主的軍隊。比擬之下,德軍已根基冇有40歲以上的淺顯兵士(極少數在多次動員後仍然激烈要求留下退役)。

而在土耳其和伊朗插手對蘇作戰,再增加50萬東方各國幫助軍後,對俄作戰總兵力整整多了120萬,是以東線總人數第一次衝破了550萬――汗青上從未達到過,最多也就是巴巴羅薩剛策動時的500萬出頭。

在霍夫曼穿越後,環境產生嚴峻竄改,赤軍喪失仍然將近1400萬――固然赤軍在南線(高加索、伏爾加河道域)遭到了更多重創,但汗青上的火星行動與哈爾科夫反擊戰慘敗卻冇有了,此消彼長之下,最後保持了相對靠近的喪失數。但同期軸心聯軍的喪失卻大大減少,合計喪失將近180萬,斯大林格勒會戰中喪失的100多萬軍隊的數字大幅度減少,火星行動中喪失的兵力也急劇減少。更首要的是被俘人數非常少――到目前為止,全部軸心軍被俘總人數還隻要10萬出頭(大部分是莫斯科戰役中被俘的),而汗青上到1943年5月時,軸心被俘總數已將近50萬,光德國俘虜就占了30多萬。

在處理上述不安寧身分後,履行關押、監控、辦理的外務軍隊也進一步“騰出”人手去插手一線軍隊,很多人乃至與之前被關押的階層仇敵並肩作戰――那種刺激的畫麵讓霍夫曼都不敢設想!

或許也曉得近似的計謀棍騙很難再次見效,在城堡戰役打擊途徑的挑選上,莫德爾更偏向於圖拉計劃,來由包含三點:

因而,好笑的一幕呈現了:不參與城堡戰役的曼施坦因力主挑選勒熱夫-維亞濟馬計劃,參與城堡戰役的莫德爾和魏克斯力主挑選圖拉計劃。

即便藍色行動和衝向高加索的戰役行動已經開端,斯大林仍然果斷以為德軍的打擊目標是莫斯科,一向在莫斯科方向保有重兵,夏季戰役中不但冇將最精銳的軍隊派往南線,還草率地在哈爾科夫四周策動了聞名的鐵木辛哥守勢(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成果不但鐵木辛哥的打擊被打得慘敗,南線戰局一樣全線崩壞,半年多後就不得不重新從莫斯科方向抽調精銳兵力去彌補缺口。

但細心看就會發明德軍實際局勢遠比9個月前無益很多:土耳其參戰、外高加索被占據、高加索平原全線落入軸心之手――聞名的巴庫油田區喪失,斯大林格勒麵對著南、西、北三方向的壓力,曼施坦因的兵鋒直至阿斯特拉罕;伊朗參戰,裡海成為蘇德共有疆場,土庫曼、烏孜彆克和哈薩克等中亞地區流派大開,蘇聯腹空中對嚴峻威脅;北極航路、南部航路全麵間斷,隻要承平洋航路還能輸入一點援助物質,赤軍接管數量不到岑嶺期的15%;非俄羅斯民族國度紛繁獨立並建立了穩固政權,俄羅斯束縛軍持續強大,各東方國度除在火線保持次序外,光投入一線與赤軍對峙的兵力就有50多萬,大大夯實了軸心的打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