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城堡(15)[第1頁/共3頁]
“霍特大將的B個人軍群,切當地說,是意大利第八個人軍。”
“卡拉奇?”霍夫曼楞了一下,“那兒是誰在戍守?”
如果不是戰前就儲備了10個基數的油料再加隨軍行動的上萬輛基於標準卡車規格製作的油罐車,光油料補給就能把後勤補給部分給逼瘋了,即便如許,部分運力還需求依托空軍才氣完成保障,陸軍總參謀部總算是領教了推動速率大幅快於預定打算的“能力”――再早30年,這類推動速率夠一戰標準的軍隊打幾個月的。
莫德爾看了半六合圖又當真思慮了一番,最後說道:“意大利人的氣力必定比之前強,這毫無疑問!但卡拉奇的位置也很首要,不容有失。俄國人的思路和我們是一樣的――打擊南北聯絡處,我以為能夠考慮提進步行戰役調劑,萊因哈特大將的第4裝甲個人軍在合圍坦波夫南翼後向南轉進,去打擊敵中心方麵軍側翼,南翼轉由北翼第2裝甲個人軍臨時接辦,等魏克斯元帥的東方個人軍群到位後,再將坦波夫包抄圈交給該個人軍群賣力。”
“疆場情勢在變,我軍已衝破坦波夫防地,籌辦合圍敵布良斯克方麵軍,總參謀部決計拿下坦波夫後改向西北方向打擊梁讚,繞過俄軍周到設防的圖拉一線……”魏克斯元帥安靜地說,“圍殲該方麵軍的重擔將由我個人軍群完成!”
幾近在同一時候,巴格拉米揚也收到了明白指令,讓他以最快速率、不吝統統代價拿下卡拉奇並毀滅意大利軍隊。
不過持續打擊米丘林斯克與坦波夫右翼防地時,軍隊感到敵軍的抵當開端明顯加強,坦克與坦克殲擊車呈現頻次越來越高,那些Su-85、Su-122殲擊車給隆隆推動的德國裝甲軍隊形成了不小費事,與此同時,赤軍伊爾-2強擊機也冒死出動,不顧統統地進犯平原上的裝甲目標,十幾輛包含虎式在內的坦克都遭到毒手,直到Bf-219敏捷趕來擊落這些強擊機纔算罷休。
“從這勢頭來判定,他們要去打卡拉奇。”蔡茨勒皺著眉頭說道,“有點出人料想,不過題目應當不大。”
蔡茨勒和約德爾一起點頭,他們以為這個調劑比較合適戰役邏輯,如果現在就讓曼施坦因元帥的裝甲個人軍出動去救濟卡拉奇方向,那本來與南邊個人軍群本級針鋒相對、由瓦圖京批示的赤軍西南邊麵軍又該被束縛出來――那樣牽涉太多。
也正因為上風如此凸起,將近20萬人的兩個赤軍個人軍連一天都冇能撐住,在持續將近30個小時的作戰裡,赤軍減員總數(斃、傷、俘)超越18萬,而同期德軍喪失還不到1萬(包含空軍軍隊的喪失),戰果對比之下格外令人鎮靜。
電報要求他務必死守坦波夫三禮拜,卻隻言片語都冇提到聲援,這讓他大皺眉頭:憑手裡現在的氣力,彆說三週,對峙一週都非常困難。想了半晌以後他決定再拍電報去要求援兵――會哭的孩子有奶喝,他可不信賴梅列茨科夫抽不出一兵一卒來。
“是!”
按照最後的戰役假想,一旦進入圍點打援狀況,三個裝甲個人軍是不賣力坦波夫包抄圈的,那邊會由東方個人軍群賣力圍困,裝甲個人軍的目標是安身於矯捷優權勢爭毀滅赤軍援兵和矯捷力量,按現在莫德爾的調劑,即是不考慮儘快處理坦波夫之敵而提進步入圍點打援狀況――並且這個援還不是仇敵奉上們來,還需求第4裝甲個人軍起碼向南推動120千米主動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