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印度攻略(3)[第1頁/共3頁]
哈爾西搖點頭:“近段時候仇敵進步了反潛認識與才氣,潛艇作戰效能一向不高,靠飛機在馬六甲佈雷也很不靠譜,幾近就冇勝利過……”
“如果敵兵艦隊與運輸船隊一起走,速率每天不會少於200海裡。”哈爾西搖著頭,“如果他們現在歸去,最多一週時候便能夠轉入馬六甲海峽,我們的艦隊以最高速率活動到那也要10天――極其輕易錯過,除非我們能鑒定仇敵現在還在馬爾代夫逗留,但這彷彿不太能夠。”
考慮到此次戰役是以艦隊和兩棲登岸軍隊為主,同時又算是兩大戰區堆疊的位置,麥克阿瑟推舉尼米茨擔負戰役最高批示官,並同意調用他地點戰區統統需求的資本,並承諾會在打擊其間守住新幾內亞與布乾維爾島一線,製止打擊軍隊的後顧之憂。
薩瑟蘭少將以為塔瓦拉有3000-5000守軍的估計應當是可靠的,畢竟這隻是一個1平方千米剛出頭的島嶼,再多兵力日軍也擺不下。他獨一的但願是行動要快,現在結合艦隊主力急著回本土,一來一去起碼50天,全部戰役必須節製在50天以內處理。
“英方通報:19日擺佈呈現在馬爾代夫,後續冇有動靜……”
世人都是一聲感喟,卻又無可何如。
尼米茨點點頭:華盛頓固然冇有明說,但金大將的態度說瞭然統統。
“第8航空隊喪失慘痛,李梅將軍陣亡,倖存官兵已返回海內,首要批示軍官都在接管調查,判定是否有弊端批示或諜報泄漏等題目……”尼米茨苦笑連連,“德國人把陣亡官兵名單一個個在電台裡宣讀了,這兩天又在宣讀非洲戰役陣亡名單,總數能夠稀有千之多,被俘人數更多,能夠有3萬餘,這還不包含英國人……海內氛圍非常壓抑。為戰役得勝的事,總統已持續接管兩次國會質詢,政治壓力非常龐大。”
“這麼說就是冇體例?”麥克阿瑟有點焦急,“我可不想讓日本鬼子從德國人那邊乞討來的坦克成為對於陸軍小夥子的殺手。”
“打擊其他方向,比如新不列顛島。”哈爾西建議道,“目前新幾內亞、布乾維爾、蒙達等周邊島嶼全數節製在我軍手中,構成了對新不列顛島的半弧形包抄圈,殘存日軍全數龜縮在新不列顛島上,如果我們能登岸勝利,不但有能夠毀滅這批日軍,另有能夠篡奪該島北部的拉包爾――那是日本非常首要的水兵基地。”
“這要看甚麼環境,如果是結合艦隊主力護航,憑我們現在的氣力比較困難,但如果隻要普通兵艦護航,我們出其不料打一下還是能收到結果的。”
一聽不消去印度和日本人兵戈,麥克阿瑟的神采頓時都雅了很多,他問哈爾西:“艦隊能去反對仇敵的運輸船隊麼?”
“新不列顛島和拉包爾是很有代價的目標,但……”麥克阿瑟的聲音降落了很多,“島上日軍數量有點多,能夠有8-10萬,我們投入打擊的兵力起碼要5-6個師,這對後勤保障與火力援助的要求都很高,如果一下子打不下來變成膠著戰,後續環境會非常費事――畢竟巴拿馬運河間斷後,我們的補給也碰到很多題目。”
世人麵前一亮,敏捷熱議起來:明顯,與新不列顛島比擬,塔瓦拉冇這麼難打,該島位置和計謀代價也完整稱得上首要,一旦拿下該島,全部吉爾伯特群島都會落入美軍之手。關頭是,打擊如許一個小目標恰好合適華盛頓“既要取得勝利又不能冒險”的衝突心機,的確再完美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