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印度攻略(3)[第1頁/共3頁]
“以是你的設法是?”
“這要看甚麼環境,如果是結合艦隊主力護航,憑我們現在的氣力比較困難,但如果隻要普通兵艦護航,我們出其不料打一下還是能收到結果的。”
“我想去打這裡。”霍蘭德-史女人指了指輿圖上的吉爾伯特群島,“從位置上看,這是從馬紹爾群島到澳新一線的必經之路,如果我們能占有該處,不但能夠構建所羅門群島與澳新的前沿防地,同時還能威脅馬紹爾群島與特魯克錨地。吉爾伯特群島各島都比較小,唯獨塔瓦拉較大,形似一隻水鳥,但全島也隻要3700米長,500米擺佈的寬度,總麵積隻要1平方千米出頭。該島是日軍在吉爾伯特群島的防備核心,修建著獨一一個轟炸機機場,日軍對此停止了必然的防備強化,固然冇有切當諜報,但我以為上麵守軍估計在3000-5000之間。”
尼米茨給這場戰役奪名“鐵輪”,籌辦調用承平洋艦隊全數主力和第5兩棲軍2個陸戰師為核心的主力軍隊,以獅子搏兔的姿勢敏捷吃掉該島,哪怕日本航母編隊隨後趕來也隻能撲空,萬一日本調派的還不是主力艦隊,爭奪連這支艦隊也一併吃掉。
世人都是一聲感喟,卻又無可何如。
“如果敵兵艦隊與運輸船隊一起走,速率每天不會少於200海裡。”哈爾西搖著頭,“如果他們現在歸去,最多一週時候便能夠轉入馬六甲海峽,我們的艦隊以最高速率活動到那也要10天――極其輕易錯過,除非我們能鑒定仇敵現在還在馬爾代夫逗留,但這彷彿不太能夠。”
一聽不消去印度和日本人兵戈,麥克阿瑟的神采頓時都雅了很多,他問哈爾西:“艦隊能去反對仇敵的運輸船隊麼?”
“這倒冇有,那是英國人本身的事,我們鞭長莫及,不過水兵部但願我們能粉碎日軍的運輸船隊,如有能夠,打一次小範圍的戰役挫敗一下仇敵銳氣。我的設法能夠更主動一點,如果日軍真大肆打擊印度,是否操縱這個機會去打擊其他島嶼或堵截他們的補給線,用其他疆場的行動管束日軍行動。”
“這麼說就是冇體例?”麥克阿瑟有點焦急,“我可不想讓日本鬼子從德國人那邊乞討來的坦克成為對於陸軍小夥子的殺手。”
尼米茨麵前一亮:這倒是一個思路,那邊海疆寬廣,一擊到手以後頓時便可溜走,不過他很快就想到一個關頭題目:“時候來得及麼?日本艦隊位置現在那裡?”
“第8航空隊喪失慘痛,李梅將軍陣亡,倖存官兵已返回海內,首要批示軍官都在接管調查,判定是否有弊端批示或諜報泄漏等題目……”尼米茨苦笑連連,“德國人把陣亡官兵名單一個個在電台裡宣讀了,這兩天又在宣讀非洲戰役陣亡名單,總數能夠稀有千之多,被俘人數更多,能夠有3萬餘,這還不包含英國人……海內氛圍非常壓抑。為戰役得勝的事,總統已持續接管兩次國會質詢,政治壓力非常龐大。”
這也不可,那也不可,集會室裡世人都煩躁起來,能當到將軍的就冇一個笨伯,他們非常清楚在目前狀況下打一個敗仗意味著甚麼:不但能減緩總統與下屬的政治壓力,為此後的晉升與重用鋪平門路,並且還能在環球盟軍低迷的時候構成亮點,讓華盛頓加大對承平洋方向的援助投放力度――很多人以為承平洋疆場之以是遲遲打不殘局麵是因為“先歐後亞”的政策而至,固然不敢苛求當即竄改這個政策,但起碼也能大大晉升承平洋戰區的首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