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軸心的進攻(5)[第1頁/共3頁]
“潛艇未幾,大抵隻要3-4萬噸的成績,並且日本也擊沉了好幾艘潛艇,主如果美軍飛機形成的。”凱特爾彙報導,“日本人宣稱他們擊落了美軍1200餘架4發重型轟炸機(實際826架被擊落,另有203架返航後報廢),500架雙發中型進犯機(實際391架)和起碼300架戰役機(實際178架),統共2000餘架的戰果,重創了美軍陸海航。空軍專家們闡發後以為打個7-8折比較可托。”
凱特爾迷惑地問道:“聽您的口氣,南美、中美洲和加勒比海您不籌辦由德國全數占據。”
“您需求哪個方麵的質料?”
“是美國潛艇?”
霍夫曼點點頭:“奉告隆美爾,先吃第五個人軍,累西腓的美軍不要這麼快急著吃掉,我們先耗一耗他們的飛翔員,如許下次如果要打加勒比就好打多了。”
戈培爾在電話裡笑了起來:“元首,我懂了,我明白您的意義。”
“我們在南美的戰果要打個幾折?”
這奉上門來的人頭不要白不要,歸正打下一架飛機點數一樣累計,誰能辨彆內裡哪些點數是老鳥,哪些點數是菜鳥?或許隻要馬爾賽尤如許傲岸的超等王牌纔會隻打戰役機不打進犯機,可馬爾賽尤全德國隻要一個,連海航頭號王牌哈特曼不也在冒死積累成績想把他的勳章換成鑲鑽騎士十字勳章麼?更不要說海內一票夜戰戰役機王牌傳聞要出國去南美作戰,愣是削尖腦袋到加蘭德這裡請願卡位置要求出戰――聰明人多啊!
現在軍功可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勳章和下級嘉獎,也不但是甲士名譽和社會職位,那是和石油基金掛鉤的,軍功越高、份額越多,將來分紅也就越多,淺顯人不懂石油基金短長,每天和燃油打交道的飛翔員還能不曉得石油這玩意有多貴重,有多贏利?
看著凱特爾另有些含混,霍夫曼又打了個比方展開解釋:“你看,此次日本人要油輪,找歐洲各國開口想體例,日本人本來是想各個擊破、伶仃構和的,但我們參與後,就變成歐洲個人與日本的一攬子買賣,冇我的首肯,希臘人、羅馬尼亞人、土耳其人、法國人、西班牙人當然也能把他們的油輪賣出去,但他們賣的代價和德國主導賣的代價能一樣麼?”
凱特爾倒吸一口寒氣,跟著戰役不但推向勝利,元首胃口越來越大,最早說美國人肯寢兵的話兩邊在南美各占一半權勢;現在的前提是南美要由德國占主導,委內瑞拉和圭亞那必須由德國主導;再打下去,美國人連中美洲和加勒比海也要和德國豆割了……
霍夫曼點點頭:“堀元帥這一步棋走得很好,美軍現在承平洋上冇甚麼水兵力量,日本要占島,美國人是攔不住的。”
凱特爾恍然大悟,為甚麼此次日本還能優先拿到一艘巨人級航母,本來背後又是元首在鞭策,目標必定是為了和美國人耗――美國人碰上元首那可真是不利。
凱特爾以為水分很大,不過他是個聰明人,深知冇有戳穿的需求,南美疆場打得這麼順利和快速,申明戰役是很勝利的,大師誇大一點又有何妨?實際上德軍統計的精確性比日軍還要高一點,日本打個8折是切確數,德軍根基可打個九折――美軍前後累計喪失了3064架飛機。
在明白南美疆場優前後,為保護陸軍作戰同時也為庇護為數未幾的諳練機組,阿諾德將多量菜鳥派上一線,特彆是比來一週,美軍一線飛翔員中諳練機組隻要20%的比重,其他80%都是從未上過疆場,或者隻在戰區履行過有限的戒備巡查任務的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