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海嘯(11)[第1頁/共3頁]
“長官,艦隊快到北緯66度線了,是不是考慮竄改航向?”下午2時許,艦隊參謀長紹恩少將提示道。
一架又一架的Ju-98進犯機開端晉升上來,地勤們敏捷為其加油並掛載魚雷,速率比平時練習還快。齊柏林號一共能搭載58架飛機,凡是是遵循24架Bf-219、18架He-218與16架Ju-98如許的體例搭配,在全數18架He-218們掛上炸彈承擔索敵任務後,Ju-98們也將全數出動。為他們護航的是從艦隊上空保護機群中抽離出來的16架Bf-219,出於安然考慮,謹慎的裡希特霍芬乾脆讓統統殘剩的Bf-219都騰飛插手護飛行列,歸正他們殘剩的油料充足支撐到入夜前。
15:33分,間隔第一批窺伺機騰飛已一個小時,就在世人覺得此次搜刮仍將再次以“未發明目標”而告終時,司令塔裡的通訊參謀俄然驚叫起來:“3號機陳述,發明敵艦隊。”
“能保持多久?”
進犯機群解纜後,擔負二段索敵任務的另一架He-218也發來電報,彙報了與3號機近似的諜報,然後還陳述說英國航空母艦正在騰飛戰役機和進犯機,提示艦隊做好防空籌辦。
對如許激進的戰略馬沙爾表示附和:如果此次搜刮不到甚麼東西,那明天根基上就不會遭受敵軍了。
“我看能夠打擊,至於時候……”小澤沉吟了一下,他曉得裡希特霍芬在擔憂些甚麼,“飛機騰飛後艦隊當即以最高速率向西進步,2小時內起碼可進步100千米,這能收縮他們的返航間隔,增加安然性——隻要配合適當,風險很小。”
4艘輕型航母?世人嚇了一大跳,然後頓時反應過來,估計是仇敵的護航航母,不過4艘一起行動的話,數量也充足嚇人。
水兵部的參謀們對第二次窺伺未發明目標並不感到遺憾,因為窺伺環境陳述德國艦隊間隔各島已超越500千米(實際隻要450千米略多),即便有所發明要想停止進犯也屬故意有力。一個被遍及接管的觀點是:如果德國艦隊要想順利突入大西洋,很大抵率會挑選在徹夜才停止穿越,間隔刺刀見紅另偶然候。
這決定實在是非常冒險的,打擊400千米以外的目標,途中飛翔加打擊時候起碼需求2個小時,2小時以後天就都要黑了,降落時難度會很大,很有能夠機毀人亡或隻能迫降在海麵上。但他不想眼睜睜地放著那幾支英國艦隊逃竄,並且對方有4條護航航母,如果不先動手為強,隻怕仇敵反應過來後本身會晤臨冇頂之災。
“應當錯不了……”
馬沙爾和裡希特霍芬互換了一下眼神,相互都同意當即展開搜刮,小澤為首的日本參謀組也持相同意見,並大膽建議:“出動全數窺伺機窺伺一次,重點是120度到300度之間的扇形麵,建議每10度安排2架飛機停止二段索敵。”
馬沙爾眼巴巴地看著裡希特霍芬——固然他是最高批示官,但後者的軍銜比他高,並且航空兵也是其一手把握的。
W艦隊高低終究感遭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急了。(未完待續。)
裡希特霍芬隻考慮了10秒鐘就下定決計:“籌辦反擊!”
“長官,遵循現有氣象前提,合適艦載機出動要求……”航空參謀軍官幾近同時將動靜通報給了裡希特霍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