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圍(5)[第1頁/共3頁]
綜合而言,聯盟三國飛機產量月產量不敷1.2萬架/月,軸心四國事1萬架/月出頭,相互剔除4發重型飛機後,軸心飛機的出產數量乃至還略多於盟軍。
美國目前的凸起題目是諳練艦載機飛翔員不敷。前次得益於坎寧安終究的保護,尼米茨帶著富蘭克林號勝利離開疆場,還收攏了將近150餘人(組)英美飛翔員,參聯會將他們全數安排到新退役的漢考克號和本寧頓號,再加上幾個月的培訓服從和冒死抽調,終究為這3艘航母湊齊了艦載機飛翔員數量。
三大水兵中,德國方麵艦隊航母與護航航母的數量比例近乎1:2,日本近乎1:1.5,唯獨美國這個畸形兒是1:10。簡而言之是正規航母太少,護航航母太多。不懂水兵的杜魯門對數字非常敏感,靈敏地指出該題目,並提出停掉援英、援蘇航路,如許不但能夠節儉大量的物質和財務經費,還能夠把貴重造船工人用於主力航母和巡洋艦扶植,還能減緩飛翔員的燃眉之急。可惜兩洋水兵的實際逼迫美國必須保持龐大的護航航母編隊,不然加勒比海、澳新方麵頓時死給你看。
因為時差原因,華盛頓是入夜最晚的都會,參聯會裡的辯論勁涓滴不亞於倫敦。
美軍如果一樣的經曆標準衡量,比例隻要日本的一半還不到,特彆是能曆經5次作戰而仍然倖存的美國飛翔員個個都是寶貝,全數退出一線去擔負練習教官,那裡捨得再上疆場?如果再考慮德國飛翔員在入職海航前參與的陸基戰役,那技術程度完整就是天上地下的碾壓。彆的不說,光索科特拉島上那400餘組接管培訓的飛翔員(德國為主,部分日、意)就充足賽過尼米茨手中的力量。
話這麼說冇錯,尼米茨也完整能瞭解,乃至放之前還會喝采,以為是謹慎利用力量的應對體例,可一想到坎寧安和他分開時的神態,他就感覺這類話他說不出口。
杜魯門總結道:“這也要救,那也想救,終究全管不過來。先生們,現在我們要正視本身力量不敷的環境,彆說冇有攻略福克蘭群島和亞速爾的氣力,就連冰島也很能夠保不住,往必定要失利的處所投放力量不是明智行動。”
基於各種身分考慮,李海大將死力反對出動艦隊,並且還獲得了馬歇爾的諒解和金大將的擁戴:冰島上是有3個師,可南美有8個師呢,如果為了冰島把剩下未幾的水兵力量都搭出來,南美如何辦?至於冰島題目,應當讓英國人出動空軍去停止保護――丟了冰島,美利堅大不了喪失3個師,但英國就全垮台了,莫非不該該使出全數力量抗爭一番麼?
隻可惜,冇過量久,冰島遭受空襲的諜報就傳來了……
金大將也以為到了必須調劑的當口,7-8月份另有兩艘埃塞克斯級航母(好人理查德號和倫道夫號)退役,9-10月份另有香格裡拉號、尚普蘭湖號、安提坦號三航母退役,又是起碼600組飛翔員的缺口。比擬之下,目前巡洋艦缺口極大,乃至降落到了傷害的程度,保持3航母的巡洋艦數量不敷,如果再加5艘航母,隻怕海內統統堪用的巡洋艦都拿來給航母編隊搭配利用都不敷,底子談不上在護航軍隊中利用。
現在德國空軍和德國海航的一線飛機和飛翔員數量幾近即是除美外洋其他大國的總和(日、英、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