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圍(5)[第1頁/共3頁]
在這類奧妙的情感下,參聯會世人回絕了尼米茨的要求,由杜魯門收回了回絕援救的電報。
綜合而言,聯盟三國飛機產量月產量不敷1.2萬架/月,軸心四國事1萬架/月出頭,相互剔除4發重型飛機後,軸心飛機的出產數量乃至還略多於盟軍。
杜魯門總結道:“這也要救,那也想救,終究全管不過來。先生們,現在我們要正視本身力量不敷的環境,彆說冇有攻略福克蘭群島和亞速爾的氣力,就連冰島也很能夠保不住,往必定要失利的處所投放力量不是明智行動。”
因為時差原因,華盛頓是入夜最晚的都會,參聯會裡的辯論勁涓滴不亞於倫敦。
持有這類看法的人物,已挑選性地忘記了英國高品級航空燃油儲備未幾的環境,更忽視了英國不肯意持續打下去的能夠,尼米茨的大聲疾呼當然讓他們認識到題目嚴峻性,但究竟如何辦毫無眉目。
作戰並不但看數量係數,還要考慮飛翔員經曆和才氣,這方麵美國又是最差的。在德國艦載機飛翔員中,插手過5次以上戰役(指艦載機)的比例高達45%,插手過3次以上戰役的,75%,具有起碼1次作戰經曆的,90%;日本插手過5次以上戰役的,比例超越50%,但插手過3次以上戰役的不敷65%,具有起碼1次經曆的0%擺佈。
美軍如果一樣的經曆標準衡量,比例隻要日本的一半還不到,特彆是能曆經5次作戰而仍然倖存的美國飛翔員個個都是寶貝,全數退出一線去擔負練習教官,那裡捨得再上疆場?如果再考慮德國飛翔員在入職海航前參與的陸基戰役,那技術程度完整就是天上地下的碾壓。彆的不說,光索科特拉島上那400餘組接管培訓的飛翔員(德國為主,部分日、意)就充足賽過尼米茨手中的力量。
但這數量隻是一線梯隊的數量,團體人數不到357人(組),連1.2這個最低限度的係數(指飛翔員數量與航母艦載機容量比例)都未達到,更不消說預期的1.5係數。現在三個首要航母國度中,德國的係數高達1.6,日本也有1.3,唯獨美國不到1.2。
“我們應當想體例援助冰島,哪怕不能直接投入戰役,在適當時候管束德軍也是需求的。”心急如焚的尼米茨站起家來,不曉得在做第幾次發言,從接到動靜一開端,他就籌算仿效斯普魯恩斯的體例用獨一碩果僅存的艦隊航母帶4-6艘護航航母去冰島作戰。
話這麼說冇錯,尼米茨也完整能瞭解,乃至放之前還會喝采,以為是謹慎利用力量的應對體例,可一想到坎寧安和他分開時的神態,他就感覺這類話他說不出口。
鑒於奧克蘭級扶植週期較長(20個月擺佈),水兵委員會提出了包含裁撤魚雷管、構建模塊化體係等大量簡化定見,同時要求采取與埃塞克斯級一樣的三班製作業,將扶植期緊縮到14個月以內。至於體型、排水量更大,時候更長的布魯克林級(萬噸輕巡),除船台上已完工的兵艦外,其他不再新建,至於更龐大、更費事的重巡洋艦,那底子提都冇人提。
實在美國海航艦載機飛翔員數量並很多,但技術程度高的尖子數量太少,再加上飛機不太給力,乃至於作戰中頻頻被人打出高互換比。如果美國肯靜下心把統統護航航母上的飛翔員全歸攏起來歸入一線作戰行列,美國水兵飛翔員寬裕局麵有較大改良餘地。美國水兵手中現役的護航航母(幾近滿是卡薩布蘭卡級)總數42艘雖還未滿足特納當初製定C+打算的下限(50艘),但比起德國的12艘,日本的9艘,完整占有賽過上風,這也是將近1500人(組)龐大範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