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斯大林的焦慮(下)[第1頁/共3頁]
斯大林終究明白為甚麼朱可夫剛纔一向在誇大要獲得“土耳其的幫忙”,如果土耳其站在本身這一邊,便能夠動用飛機轟炸從希臘解纜的德國運輸船隊,同時能敏捷獲得幾十乃至上百萬土耳其軍隊的援助,他們再不經打也能用兵力上風賽過摩蘇爾方向的德軍。
“我們能有機遇粉碎那些工廠麼?”
“康斯坦丁同道,我們能在波斯建議大範圍打擊將德國人趕走麼?”朱可夫一出去,斯大林就問了他一個高難度的題目。
“上麵都是成品油,是英國人從阿巴丹煉油廠搶運出來的,總數大抵有十幾萬噸,原籌算偷偷摸摸溜到印度去,冇想到半路上碰到前來登岸的德國巡洋艦編隊。”貝利亞乾笑了一聲,“現在英國的原油供應基地全被德國人占了,航路又被日本人封閉著,以是……”
這類前提問都不消問,斯大林必定是不會同意的,他但是格魯吉亞人,莫非一覺醒來變成土耳其百姓了?當然土耳其也有來由,曆次俄土戰役中土耳其丟了大片國土,現在找點返來實屬該當。
“很糟糕……比我們估計的還要糟。”貝利亞頓了一下,“2天前,也就是1月13日,獲得聲援的隆美爾持續打擊,威爾遜大將手裡的印度軍隊非常不經打,他們已丟掉了阿瓦士油田群,向伊斯法罕倉促撤退,獨一的好動靜是油田群被他們粉碎了。彆的,有一支德國分艦隊在阿巴斯港登岸,共同德國空降旅占據了港口,另有一批油船在半路上被截獲……”
空襲!
“土耳其人想乾甚麼?對我們有國土野心?”斯大林嘲笑起來,“他們竟然如此不自量力。”
“非常困難。那邊有維京師守著,或許另有一個意大利傘兵旅和1-2萬伊拉克軍隊,我們起碼要出動6-7萬軍隊、300輛以上坦克纔有但願,等這些軍隊到位,德國人的增救兵隊又會上來,現在英美對德軍通過東地中海海運聲援速率的估計是每個月2個裝甲師或4個步兵師。”朱可夫苦笑道,“我們曾經問可否滋擾或遲滯他們,英美表示無能為力,馬耳他現在自顧不暇,並且德軍軍隊變更不必然要走意大利這條線路,完整能夠通過希臘港口海運到東地中海的海法登岸――走這條路比從意大利海運更快、更便利。”
“英國人的環境如何樣?”
這是斯大林目前最不肯意聽到的字眼,總參謀部已不止一次地警告說巴庫有能夠遭到德國飛機轟炸,這已成為貳心頭最大的隱患――冇了美國的裝甲鋼,T-34大不了數量少點、質量差點,如果冇了巴庫的石油,蘇維埃一半的能源來源都會冇下落。
“根基上很難,這些工廠防備森嚴、防備周到,外人很難混出來。並且四周另有大量的假目標,美國空軍對這些工廠和配套廠停止了針對性的轟炸,傳聞幾個月裡被打掉了幾百架飛機,全都是重型轟炸機。”貝利亞暴露無可何如的神采,“隻要一次大抵有幾枚炸彈射中了目標,成果兩天後德國人就完整修複了。”
此時,德國4號H型坦克出產量一個月已到了1200,三號突擊炮加追獵者的月產量是700,而斯柯達手裡那條T-34連修複帶出產,一個月產量穩穩地衝破了300,在坦克設備上,德軍不但有了數量上風,另有極大的質量上風。如果再考慮到比T-70機能更優勝的3號前期型都在慢慢退出德戎服備,就很輕易瞭解為甚麼東線裝甲戰德軍老是能夠打出1:6、1:5的戰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