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靜靜的頓河(完)[第1頁/共3頁]
聯絡員電報晚了一個小時纔到,不過先容環境要詳細很多,不但充分闡述了明天打擊的顛末,還解釋了獲得如此嚴峻停頓的原因:劈麵赤軍有2個個人軍冇錯,可惜大多數都是35歲以上的後備兵,根基是8-9月份才被強征參軍的,很多人連槍都放不響,羅馬尼亞人和意大利人好歹還是受過量年練習的正規軍,顛末夏天的練習清算再加德國軍官現場批示,戰役力完整不成同日而語。而讓霍特憂心忡忡的俄國坦克軍隊更是獨特。
“長官,還持續往縱深追擊麼?俄國人跑不了,打得好的話能夠全殲一個方麵軍……”
霍特和萊因哈特對望了一眼,都笑了起來,明天年是讓意大利人和羅馬尼亞人撿了便宜……
第4裝甲個人軍對沃羅涅日方麵軍防地一擊到手並不希奇,但令察看家們大跌眼鏡的是,第二次擊破沃羅涅日方麵軍防備並形成赤軍終究崩潰的並不是霍特集群賴以成名、衝鋒在前的第4裝甲個人軍,恰好是一向以來扮演打醬油角色的軸心盟軍,動靜傳出後,連遠在羅馬的意大利魁首墨索裡尼與羅馬尼亞獨裁者安東內斯庫元帥都發電給霍特集群表示慶祝。
“不……”萊因哈特細心看了看輿圖後說道,“先彆急著共同意大利人毀滅他們,長官,我有個更好的設法。”
“號令意大利第8個人軍和羅馬尼亞第3個人軍持續打擊,但不必過分狠惡……”霍特下達了一條很奇特的指令。
援助北非如此當然是遁詞,實在啟事是因為T-34換4號G的政策持續有效,這200多輛T-34(吵嘴均有)在霍特眼裡就是130餘輛4號G,差未幾又是一個裝甲師的兵力了,他如何捨得放棄呢?聽到德國人同意他們自在遴選坦克,意大利人和羅馬尼亞人喜氣洋洋地像在過聖誕節,連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都各自分到了5輛T-26和20餘門火炮,
“是不是這幾個?”霍特用手指了指輿圖上那幾個最新標註的赤軍坦克軍番號,萊因哈特性點頭。
在他看來打擊斯沃博達的僅僅是意大利人和羅馬尼亞人,作戰意誌和才氣不強,冇多少坦克軍隊的本身也能抵擋住,如果有了坦克軍隊援助說不定本身還能反過來包抄這10多萬人馬。接到方麵軍批示部的回援號令,已走在半路的三個坦克軍批示員無不氣得跳腳,可軍令如山,他們不得不照此履行,幸虧夜幕已經來臨,不怕德國人空襲,便決定排成兩路縱隊連夜回師救濟。
“……我們突擊審判了一個赤軍上校,他是敵第6個人軍參謀部的,據其交代該方麵軍一共有4個坦克軍和3個個人軍,因為我們在沃羅涅日縱深方向上對此中1個個人軍(第40個人軍,算是該方麵軍較有戰役力的軍隊)的衝破,敵方麵軍批示官告急抽調了3個坦克軍和最精銳的3個步兵師趕去聲援並彌補缺口,留在斯沃博達方向的隻要1個坦克軍,並且還被拆成了兩部分利用……”
“讓布良斯克方麵軍去賣力堵截,讓羅科索夫斯基同道抽調2個個人軍去幫手,至於戈利科夫……”斯大林想了一想,“按戰死撫卹吧。”
從10月23日-11月2日,不過10天工夫,總兵力約45萬的霍特集群在沃羅涅日方向打出了一個最遠縱深200千米,寬度250多千米的大凸起部,痛擊了沃羅涅日方麵軍的主力,該方麵軍4個坦克軍被完整毀滅2個,重創1個,中創1個,600多輛坦克最後隻剩下70餘輛是好的,3個個人軍倉促撤退才製止了被全滅的結局,但也有6個步兵師被全殲,14個師蒙受分歧程度的打擊,乃至於另有2個師乾脆冇如何打就不戰自潰了,赤軍喪失兵力(斃、傷、俘16萬人),而霍特集群的喪失還不到1.5萬人(此中軸心兄弟軍靠近1萬人,第4裝甲個人軍5000多人),坦克喪失隻要50多輛,沃羅涅日方麵軍固然還剩下10多萬軍隊,但已建製混亂、軍心崩潰,如果霍特集群持續猛攻的話,全軍淹冇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