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靜靜的頓河(完)[第1頁/共3頁]
“號令意大利第8個人軍和羅馬尼亞第3個人軍持續打擊,但不必過分狠惡……”霍特下達了一條很奇特的指令。
朱可夫對南邊個人軍群團體的兵力估計與分派大抵是精確的,但對坦克漫衍估計卻呈現了不對:在顛末最新一輪擺設調劑後,霍特集群的坦克不是赤軍估計的600-700輛,而是近1000輛,撤除意大利、羅馬尼亞的300輛,德軍另有近700輛(4個裝甲師及1個裝甲擲彈兵師具有600多輛,步兵師另有一些);而中路曼施坦因方向隻要戔戔2個裝甲師,方纔300輛坦克出頭,不過曼施坦因手裡的裝甲軍隊數量固然少,戰役力卻很強,一個是胡貝中將批示的第16裝甲師,另一個則是澤普-迪特裡希批示的黨衛軍希特勒保鑣旗隊裝甲師,該師7月份拉回法國休整,顛末3個月的調劑彌補從機器化步兵師變成了裝甲師(本來汗青是改編為裝甲擲彈兵師的,霍夫曼大手一揮直接變裝甲師了,不過本色差彆不大),設備是清一色的4號G坦克,連一輛三號也冇有(又是黨衛軍又是元首保鑣旗隊,誰敢怠慢?要不是霍夫曼本身把控著虎式優先供應古德裡安,現在曼施坦因這會兒已用上虎式了);而右路克萊斯特大將手裡另有500輛坦克(首要包含3個裝甲師和2個裝甲擲彈兵師)。
聯絡員電報晚了一個小時纔到,不過先容環境要詳細很多,不但充分闡述了明天打擊的顛末,還解釋了獲得如此嚴峻停頓的原因:劈麵赤軍有2個個人軍冇錯,可惜大多數都是35歲以上的後備兵,根基是8-9月份才被強征參軍的,很多人連槍都放不響,羅馬尼亞人和意大利人好歹還是受過量年練習的正規軍,顛末夏天的練習清算再加德國軍官現場批示,戰役力完整不成同日而語。而讓霍特憂心忡忡的俄國坦克軍隊更是獨特。
“劈麵的批示官很打動啊,把坦克軍調來調去的,隻要讓意大利和羅馬尼亞人再給他們施加一點壓力,說不定又會把他們掉返來,然後……就該當冇有然後了。”萊因哈特地味深長地笑了起來。
“斯大林同道,戈利科夫感受對不起您、對不起黨,已他殺就義了。彆的,被德國人翻開的缺口如何辦呢?”
由此,東線南翼第一階段戰事順利結束,德國人臨時1:0搶先。(未完待續。)
麵對疆場上被打傷或者因為毛病而被赤軍丟棄的近400輛T-34、KV-1、KV-2、T-26和T-70坦克,統統民氣裡都湧起如許一種感受――發財了,特彆是光T-34就有200多輛是能夠回收或者修複的。
霍特本來下認識地想回絕萊因哈特的發起,轉念一想,意大利人和羅馬尼亞人此次也算是出了大力,如果冇有他們一開端主動請纓作戰以及厥後擔負釣餌的支出,戰事還冇如何順利,給點長處是應當的。因而大手一揮說道:“T-34全數留下,這是元首要援助北非的,其他坦克就隨便他們選了,下次作戰但願他們持續這麼賣力。”
援助北非如此當然是遁詞,實在啟事是因為T-34換4號G的政策持續有效,這200多輛T-34(吵嘴均有)在霍特眼裡就是130餘輛4號G,差未幾又是一個裝甲師的兵力了,他如何捨得放棄呢?聽到德國人同意他們自在遴選坦克,意大利人和羅馬尼亞人喜氣洋洋地像在過聖誕節,連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都各自分到了5輛T-26和20餘門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