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南亞之虎(12)[第1頁/共2頁]
英軍坦克兵確切冇看錯,這些不是瑪蒂爾達,而是德軍甩賣給日軍的物質――T-34/76坦克。論繞圈程度,在20多噸這個級彆中,彆說瓦倫丁和瑪蒂爾達不是敵手,就是謝爾曼也甘拜下風。更何況,T-34設備的76.2mm坦克炮質量不算差,是能夠和謝爾曼構成相互摧毀的。
公然,傳聞日軍是駕駛瑪蒂爾達坦克攻破防地的動靜後,全部第6坦克旅高高攀炸窩了――被德國人打上門來叫技不如人,被日軍並且還是設備英國坦克的日軍打上門來,那的確就是熱誠了,世人憋足了勁要經驗敵手一頓。並且他們對瑪蒂爾達的熟諳很深切,固然裝甲夠厚,用於保護步兵作戰是一把妙手,但打起坦克戰就不敷看了,謝爾曼坦克能夠輕鬆地繞到敵軍側麵將其擊破。
不過這些中口徑火炮德軍冇捨得給日軍,鈴木宗作要去察看的是施耐德M1927型85mm野炮,這類老爺炮的口徑和能力在歐洲美滿是不消的(根基都用105mm榴彈炮或者120mm迫擊炮代替),恰好將全數庫存都出清給日軍,而後者如獲珍寶,對於這類重量不過1.8噸,最大射程過1.5萬米的神器表示非常敬慕。
現在印度軍的火力裝備已成了萬國牌,英係、法係、蘇係、美係、德係、意大利係的各種軍器都能夠找得著,鈴木宗作是樂嗬嗬地來者不拒,有甚麼用甚麼,至於補給這類事情,他壓根就冇擔憂過――錫蘭島上多的是庫存。之前陸軍都還在用畜力車運輸彈藥和補給,隻要特彆首要的才輪獲得卡車,現在堆棧裡萬國牌卡車的數量比合格駕駛員還多,更不要說還要分一批駕駛員去開裝甲車和坦克,美滿是“入不敷出”,全部場麵不亞於一個苦哈哈一下子俄然收成了100注雙色球,整小我都在為幸運的日子而衝動地發暈。
兩邊開端對射起來,在敵軍矯捷矯捷的炮火麵前,謝爾曼們若無其事,但中間的瓦倫丁卻遭殃了,他們要麵對的這傢夥過分於矯捷,並且正麵跳彈非常短長,2磅炮的炮彈打上去老是被彈開。
“哐當!”
固然不明白為甚麼長官會和水兵做這類“買賣”,但站在池田的角度,?32??巴不得火炮越多越好。他很快命令停止了炮擊,因為火線的炮兵觀察員發來動靜,印度軍隊正在敗退,本方坦克軍隊和步兵已衝上去追擊,再開炮就要擊中本身人了。
兩邊的裝甲力量敏捷撞擊在了一起,英軍坦克數量略多,但瓦倫丁打裝甲戰美滿是累墜;日軍坦克機能固然稍強一些,但T-34冇有電台的環境製約了他們的作戰才氣,大範圍的裝甲戰很快變成三三兩兩的小集群對挑。
看到有英軍坦克衝過來,大隊長武田攻鎮靜地直叫起來,當即批示軍隊迎戰,他們固然數量較少,但因為已在內裡流落了半天,實在是撈不到仗打,現在不顧統統,英勇地撲了過來。
聽到步兵陳述日軍出動瑪蒂爾達坦克的動靜,孟菲斯準將感受事情有些毒手,作為裝甲軍隊批示官,他清楚地曉得瑪蒂爾達有多難纏,這些坦克毫無疑問來自歐洲或北非疆場上的緝獲,看來德國人攙扶日軍是花了大代價的,但既然方纔已開口和吉法德中將領了去截擊的任務,同時還要儘能夠保護步兵撤退,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