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虎之初戰(下)[第1頁/共3頁]
“各車組重視,虎式在1200米以內能夠有效擊穿敵裝甲……”他敏捷通過喉部通話器將動靜通報了出去,各坦克軍心大定,英國人的重坦克也不過如此嘛。
隆隆的履帶聲是虎式坦克駛過的聲音,他們帶領著T-34和4號G們開端向縱深衝破,虎式固然衝在最前麵,但他們的速率不敷,很快T-34和4號們就把他們甩開了並徑直向兩翼拓展——這是新戰術下對中型坦克的應用,虎式是攻堅衝破的主力,不是縱深追擊或側翼包抄的主力。
一場47:1的戰果,大大打出了虎式的威風和名頭。(未完待續。)
炮長此時正充當炮手,他再一次對準這輛丘吉爾,冇想到先被仇敵擊中了——“哐當”、“哐當”,三秒鐘內持續兩發75mm炮彈擊中了車體,一發中了前裝甲,一發中了炮塔,炮彈固然被彈開了,但龐大的打擊力讓車內世人全數東倒西歪、眼冒金星,腦袋撞在周邊的鋼鐵傢夥上模糊作疼。
科爾曼緊貼在火炮前麵察看彈道,大呼:“冇打中,再靠左一點!”
一個連虎式坦克的到來大大穩定了德軍軍心,跟著一輛又一輛丘吉爾被擊中報銷,德軍坦克們敏捷節製了場上局麵,打到最後還剩十幾輛謝爾曼坦克時,他們放棄了行動遲緩的丘吉爾,竟然率先離開了現場,僅剩的5輛丘吉爾一邊痛罵戰友的叛變,一邊隻能豎起白旗投降。
還冇等科爾曼“當即解除毛病!”這句號令下達,共同純熟、練習有素的車構成員已遵循條例籌辦起來:先是降落炮管,幾秒鐘內炮管就降落到近乎靠平的角度,炮長這時候已爬出了炮塔,在炮身右邊的軌道上拿到了分為三段的炮管通條,他敏捷地將這三部分通條組裝好,然後用極力量將通條從炮口捅了出來,伴跟著一聲“哐當”聲,炮彈被從炮管和炮閂中捅了出去,裝填手又敏捷塞了一發新炮彈出來,炮長一邊重新分化通條並安設好,一邊爬回炮塔,等等方纔鑽入炮塔,還冇來得及合上艙蓋時,一發炮彈就在炮口四周的位置爆炸——整套行動他如果再晚幾秒鐘就非報銷不成。
裝填手當即翻開炮閘履行退殼行動,彈殼從炮管前麵衝了出來,但炮彈已冇有了,大師麵麵相覷,厥後才反應過來,這發炮彈竟然卡在了炮管裡。
這場突如其來的鋼鐵碰撞被後代被稱為古比井坦克遭受戰,英國第七裝甲師第4裝甲旅為了停止德軍打擊一共投入了94輛坦克停止戰役,全數是謝爾曼或者丘吉爾坦克,他們碰上的是德軍17輛虎式和60多輛T-34與4號坦克,兩邊數量根基對等,也冇太多炮兵或空中力量停止援助,成果卻令人瞠目結舌,94輛英國坦克除9輛謝爾曼倉促離開疆場、5輛丘吉爾被俘外,其他全滅(不過大部分能夠修複)。德國方麵隻喪失了11輛T-34和3輛4號G,被德國人倚為核心的17輛虎式坦克除1輛被英軍打斷履帶而受損外,其他均安然無恙,而直接死傷在虎式炮口下的英國坦克卻有47輛。
他的號令剛下達,同車的炮長已觀瞄好了間隔,吼道:“間隔1200米,放!”
又一發88mm穿甲彈擊發了出去,那輛五次三番躲過打擊的丘吉爾此次終究躲不開了,前裝甲被穿出一個大洞,惶恐失措的車構成員隻能棄車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