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尼米茨的反擊(1)[第1頁/共3頁]
“火箭占地太大,很難上艦。”
不過美國人就冇這麼多煩惱,他們隻需求抓緊製作便可,現在船台上還躺著伊利亞諾號和肯塔基號,因為美國水兵比汗青喪失大很多,以是這兩艘兵艦比汗青上更早完工,伊利諾伊號估計於1946年6月退役,肯塔基號估計同年年底退役。進入1947年,能力更強大的蒙大拿級各艦將開端退役,1947年9月蒙大拿級首艦蒙大拿號就要退役(扶植週期48-54個月,均勻51個月)。
“竄改一下思路,垂直髮射,埋在主船麵下。”霍夫曼微微一笑,“那些龐大且防備傑出的艦炮彈藥庫不成以用來包容火箭麼?”
美國水兵委員會還要會商來會商去,在德國,霍夫曼一句話就決定了英國殘剩3艘戰列艦的運氣:蠻勇號必定要以挪動防空塔而呈現,蠻勇這個名字還真配得上霍夫曼的率性……
在TF48艦隊編組上,尼米茨再次停止了創新:
1944年7月14日,巴西東北部累西腓海疆,龐大的鋼鐵長龍正在海麵上有條不紊地向前開進。
尼米茨研討斯普魯恩斯的戰例後發明,固然艦隊終究全軍毀滅,但在毀滅前整整經曆告終合艦隊主力航母編隊三輪進犯波的打擊,充當防備中堅的衣阿華號表示可圈可點。這進一步強化了他的看法,戰列艦特彆是超等戰列艦仍然有存在代價,但是否需求扶植這麼多倒是能夠商討。
但連特納本人也不曉得,他的設法實在是有知音的。
這類紛雜的論點固然各有各的事理,但未構成賽過性的分歧定見,衣阿華級和蒙大拿級的製作進度仍然在穩步推動。尼米茨本來也以為飛機的呈現與敏捷生長帶來了钜艦大炮期間的毀滅,但堀悌吉締造性地應用大和號停止衝鋒後,他驚詫發明戰列艦特彆是超等戰列艦的首要代價――強有力的防備才氣。
全部大西洋艦隊一共分為兩個梯隊:前麵是尼米茨親身帶領的作戰梯隊,代號TF48;前麵是龐大的運輸梯隊,內裡不但有陸戎服備運輸船,水兵編隊本身的補給船也在此中。
第一是不再將航母編隊與炮擊編隊彆離編組,而是完整糅合在一起。戰術和設備永久在竄改當中,他麾下具有3艘能力強大的衣阿華級戰列艦――新澤西號、威斯康星號、密蘇裡號,每一艘都可跑出30節以上的速率來,完整可和埃塞克斯級航母同速挪動,實現伴隨作戰。
專家們顛末論證,以為俾斯麥級和維內托級在改換406mm艦炮後團體氣力可達衣阿華級90%的程度,略遜於獅級。意大利已表示心動,籌辦在合適機會改換主炮。
為對抗日本的超等戰列艦和軸心戰列艦群,美國破鈔巨資,啟動了龐大的八八艦隊扶植打算,即新建8艘蒙大拿級、完成6艘衣阿華級後再追加2艘,到1950年實現8艘蒙大拿級+8艘衣阿華級的豪華配置。不過八八艦隊必定是個泡影,因為衣阿華級首艦衣阿華號已淹冇在西澳大利亞約莫2000千米外的海底。水兵前兩天提出告急彌補2艘衣阿華級預算的申請,但目前大型船台已悉數利用結束,底子騰不脫手來製作,哪怕用度情願承擔,也冇法接受。
“不消艦炮”的假想嚇壞了統統人,但霍夫曼振振有詞:“我們的電動雙聯裝128mm高平兩用火炮在防空塔上證瞭然本身的代價,為甚麼不能安裝到兵艦上?彆的,麋集陣也獲得了實戰承認,建議都放出來。佩內明德基地的防空火箭越來越靠近於合用化,可留一個地區用於安裝火箭,給他們一個揭示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