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轉折(5,6300票加更)[第1頁/共3頁]
收到保加利亞人傳達的有關裡賓特洛甫同意6月1日會晤的答覆後,莫洛托夫總算鬆了口氣,他固然心急如焚,但並未往德國人蓄意遲延時候的方麵考慮。因為5月28日他才提出閒談要求,德國方麵內部起碼也要會商相同一番,再加上還要與保加利亞人商談園地安排等詳細事件,隔了一天就答覆並承諾6月1日會晤完整算得上高效力了。
本覺得蘇維埃拿出IS-2、T-43/85等新坦克可略微扳回因虎式而形成的失衡局麵,冇想到德國人新設備很多,並且機能更好、氣力更強、數量更多,這讓統統人感到懊喪。現在T-34/76坦克已根基停產,伏羅希洛夫使出吃奶的勁,也隻能包管坦克月產量保持在600-700輛之間,此中120餘輛是IS-2,其他是T-43/85,其他另有200多輛操縱T-34底盤出產的SU-85或SU-122。
但白紙黑字寫著的前提卻讓他感到無語,上麵的前提大大超越了預期:赤軍到現在起碼另有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兩個凸起部,德國人大手一揮就要讓布爾什維克退到烏拉爾山以東;中亞的德軍明顯被堵在盆地裡,各分裂權勢也被朱可夫以鐵腕彈壓下去了,卻口口聲聲要求中亞獨立;明白要求布爾什維克將兵力縮減到200萬以內,卻表示德國將在孟什維克政權地盤上駐軍100萬且分20年才慢慢撤退……
斯大林格勒側翼,古德裡安在吃掉第3個人軍後,正在猛攻該城的右翼軍隊,瓦圖京竭儘儘力予以抵擋,豪塞爾在猛攻該城右翼,前鋒已逼近伏爾加河,一旦德軍渡河勝利拿下劈麵的阿赫圖賓斯克,則斯大林格勒與阿斯特拉罕就會被豆割出來,而扼守中路伏爾加河沿岸的軍隊一共不到20萬人,底子擋不住豪塞爾、霍特和克萊斯特三個集群的輪番打擊。
看到已完成全部換裝的黨衛軍個人軍那刺眼的豹式和鋪天蓋地的裝甲車,世人才深知目前與德國的差異有多大。
高加索平原上,幾個墮入德軍包抄圈的個人軍正在停止最後的抵當,統統軍隊建製都已被打亂,被肆意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兵力群,大的3-4千人,小的不過幾百,德國人處理他們固然還要一點時候,但朱可夫曉得也就是3-5天的風景,並且還不消破鈔德軍最強大的裝甲突擊集群,光是步兵師就夠對於包抄圈裡的赤軍了;
火線彙報上來的環境也非常不好,德國人不但具有新坦克(豹式和虎2),並且數量還很多,更費事的是,現在德戎服甲擲彈兵設備了清一色的裝甲車和STG43,再搭配大量自行火炮,攻堅程度和突擊才氣完整上了好幾個層次,更加劇了莫斯科的擔憂。
更費事的是時不時另有人架機逃竄,外務部管不堪管:搞擴大化吧,那火線頓時就墮入冇飛機用的寬裕;不搞吧,彷彿又缺了甚麼――因為俄羅斯束縛軍持續不竭地鼓吹勾引本方飛翔員蟠桃。
德國人丁口聲聲核心前提並未竄改,但在莫洛托夫眼中,很多條目實在是讀不下去――前次構和終究懸而未決不就是以為前提過分刻薄麼?但他考慮一下並征得斯大林同意後,決定先不把前提分散以免引發軒然大波,起碼要聽裡賓特洛甫親口說才氣推斷出對方的實在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