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加勒比海(2)[第1頁/共2頁]
羅斯福點點頭:“他們的捐軀永久值得銘記,那另有一艘呢?”
這個策劃和策畫都很好,並且兩邊達成了同一定見:不管敵戰列艦編隊,先打那7艘航母,可題目是,那些航母究竟在那裡呢?(未完待續。)
世人對此都是黯然,誰都無言以對,臉上火辣辣的――大師既不曉得日德艦隊這麼能打,更不曉得日德飛翔員這麼刁悍。
“大西洋艦隊正在穿越向風海峽(古巴與海地間),目前以23節航速進步……艦隊對敵情窺伺機一無所獲,弗萊徹將軍發電來扣問仇敵位置。”
“恐怕很難少於24個月――船閘是運河最狹小、最輕易被粉碎的處所,現在仇敵不但完整粉碎了船閘,還炸燬了河渠――如果要疏浚即是將這一段需求重新挖通。”
遵循金大將的闡發邏輯,弗萊徹的航母編隊明天16:00擺佈能到達牙買加與海地之間的水域,即便敵炮擊編隊向東撤退,彼其間的實際間隔將節製在700千米擺佈。基於如許的態度和判定,同時鑒於尼加拉瓜基地喪失過於慘痛,參聯會高層同意將第六進犯波推早退下中午分建議,儘能夠結合航母艦載機一起建議打擊,他籌算由尼加拉瓜基地派出120架飛機,由航母編隊派出230架飛機,一共構成350架飛機的編隊去摧毀軸心艦隊主力。
固然巴拿馬癱瘓環境的照片還冇終究看到,但隻要將多方麵身分連絡起來,就不難猜測近況,傳聞堀悌吉用2艘戰列艦高達8萬噸的噸位去堵塞運河後,統統人都倒吸一口寒氣――參聯會原意是儘能夠擊傷敵軍兵艦以便減慢其行動速率,但現在倒好,這個號令反而促使仇敵下定了決計:日本人直接用受傷的兵艦堵了運河。
“這要視現場評價環境而定,能夠介於24-36個月之間。”
實際上大師曉得羅斯福的數字隻要縮小冇有誇大,連日來為了抓緊向尼加拉瓜運輸燃料和彈藥,浩繁運輸機幾近是持續反擊,物質供應固然勉強保障得上,但因職員頹廢、飛機毛病、操縱失誤、不測身分等等,光運輸機就喪失了20多架――這個喪失率幾近趕上了駝峰航路,而這類喪失因為冇有敵軍參與,隻列入變亂,不算是作戰喪失。
“根基是可靠的……日本人本來具有5艘航母,我們在乎大利的諜報體係陳述說意大利另有2艘航母,一艘叫天鷹,一艘是鷂鷹――天鷹號歸德國人節製,目前不在港內,能夠就在此次的敵艦隊中,為獲得這則諜報,我們喪失了5名諜報員。”
“B-25陳述,敵戰列艦編隊肯定已不在運河區,大抵位置位於哥倫比亞巴蘭基亞西偏北方向260千米處,該艦隊構成與前幾次窺伺環境相對比後發明貧乏長門級戰列艦一艘,金剛級戰列艦一艘,彆的重巡洋艦與擯除艦也減少較多……連絡巴拿馬守軍陳述與運河區癱瘓環境,闡發上述貧乏的戰列艦已主動沉堵巴拿馬運河。”
“第五進犯波失利,未發明敵軍航母,反蒙受敵軍戰役機軍隊進犯,布魯克上校失落……”
聽到這個數字,羅斯福本能地皺起了眉頭:“這時候太長,會遲誤很多事,有簡樸些的疏浚體例麼?哪怕過不去主力艦,規複讓萬噸運輸艦通航也是好的。”
美國人到現在還不明白本身與軸心之間的飛機喪失互換比是1:5、1:6,覺得頂多是1:3(不包含空中被擊毀和變亂啟事喪失的),而飛翔員的喪失互換比差異就更大,已超越了1:10――到現在為止軸心飛翔員喪失數還冇有超越50人(組)!本來該數字比例還略低些,成果趁陸戰旅狠惡打擊巴拿馬守軍、民氣惶惑時,又有3個跳傘後被俘的He-218機組趁守軍不備偷偷逃了出來,然後被喜出望外的塚原接回了矯捷艦隊,春結合艦隊來講,哪怕50人也喪失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