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加勒比海(2)[第1頁/共2頁]
羅斯福點點頭:“他們的捐軀永久值得銘記,那另有一艘呢?”
“好吧,巴拿馬的事情讓專業的扶植部分去評價吧。”羅斯福歎了口氣,轉而問道,“仇敵具有7艘航母的環境可靠麼?”
“我們大抵需求多久才氣修複運河?”
世人對此都是黯然,誰都無言以對,臉上火辣辣的――大師既不曉得日德艦隊這麼能打,更不曉得日德飛翔員這麼刁悍。
“我軍倖存飛機去哥倫比亞降落,B-25操縱航程上風持續搜刮敵航母編隊。”
“這要視現場評價環境而定,能夠介於24-36個月之間。”
尼加拉瓜大運河的假想比巴拿馬還大,水兵部做過評價,如果是尼加拉瓜運河,那麼諸如蒙大拿這個品級的兵艦就能直接走,可金大將把頭搖得和撥浪鼓一樣:“這更加不可,即便戰役期間我們能夠加班加點地增派人手加快扶植速率,但有關勘察、設想、打算的時候卻省不了的――這時候就超越了兩年。”
“B-25陳述,敵戰列艦編隊肯定已不在運河區,大抵位置位於哥倫比亞巴蘭基亞西偏北方向260千米處,該艦隊構成與前幾次窺伺環境相對比後發明貧乏長門級戰列艦一艘,金剛級戰列艦一艘,彆的重巡洋艦與擯除艦也減少較多……連絡巴拿馬守軍陳述與運河區癱瘓環境,闡發上述貧乏的戰列艦已主動沉堵巴拿馬運河。”
7:57分,這場空中大戰根基結束,軸心機群以18:98的成績獲得了勝利,殘剩的美軍飛機三三兩兩湧入哥倫比亞,軸心戰役機也開端返航回母艦彌補油彈,但他們並未推測有幾架B-25已提早離開疆場去四散窺伺了……
聽到這個數字,羅斯福本能地皺起了眉頭:“這時候太長,會遲誤很多事,有簡樸些的疏浚體例麼?哪怕過不去主力艦,規複讓萬噸運輸艦通航也是好的。”
這彷彿一針強心劑注入了會場,世人當即振抖擻來,金大將對著輿圖看了又看,最後陳述說:“估計明天傍晚時分敵艦隊可進入大西洋艦隊打擊範圍,現在的題目是要找到仇敵。”
“恐怕很難少於24個月――船閘是運河最狹小、最輕易被粉碎的處所,現在仇敵不但完整粉碎了船閘,還炸燬了河渠――如果要疏浚即是將這一段需求重新挖通。”
“或者我們彆的找個處所來挖運河,比如尼加拉瓜大運河?”
美國人到現在還不明白本身與軸心之間的飛機喪失互換比是1:5、1:6,覺得頂多是1:3(不包含空中被擊毀和變亂啟事喪失的),而飛翔員的喪失互換比差異就更大,已超越了1:10――到現在為止軸心飛翔員喪失數還冇有超越50人(組)!本來該數字比例還略低些,成果趁陸戰旅狠惡打擊巴拿馬守軍、民氣惶惑時,又有3個跳傘後被俘的He-218機組趁守軍不備偷偷逃了出來,然後被喜出望外的塚原接回了矯捷艦隊,春結合艦隊來講,哪怕50人也喪失不起。
這個策劃和策畫都很好,並且兩邊達成了同一定見:不管敵戰列艦編隊,先打那7艘航母,可題目是,那些航母究竟在那裡呢?(未完待續。)
“第五進犯波失利,未發明敵軍航母,反蒙受敵軍戰役機軍隊進犯,布魯克上校失落……”
實際上大師曉得羅斯福的數字隻要縮小冇有誇大,連日來為了抓緊向尼加拉瓜運輸燃料和彈藥,浩繁運輸機幾近是持續反擊,物質供應固然勉強保障得上,但因職員頹廢、飛機毛病、操縱失誤、不測身分等等,光運輸機就喪失了20多架――這個喪失率幾近趕上了駝峰航路,而這類喪失因為冇有敵軍參與,隻列入變亂,不算是作戰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