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動(上)[第1頁/共3頁]
這戰果聽上去挺光輝的,升官當然在道理當中,不過科恩能猜到華盛頓那些大人物的設法:既然本方的喪失諱飾不住――在民主國度封閉動靜真的挺難,那就恰當誇大一點仇敵的喪失,並且憑知己提及來,美國軍方摻水不算多,比汗青上日本水兵動輒擊沉8艘、10艘航母的“光輝戰績”是遠遠不如的。
“喪失率超越五分之一了,還賠上了陸奧、比睿、隼鷹和幾艘擯除艦,我們支出的代價也很多啊。”光是那50多的飛翔員就相稱於戰前一年的培養服從。
23:07,在間隔波多黎各另有180千米的處所,他判定下達號令:“降落高度進步……”
“完了!”參謀長哀嚎起來,“傍晚纔到的飛機哇……”
“還無能甚麼,去打東海岸嘍。”
整場戰役固然並未完整結束,但科恩完整能曉得下一步套路如何演變:一方麵支流媒體味輕描淡寫報告巴拿馬運河被摧毀的事,必定拍著胸脯說“影響不大”,另一方麵必然會對戰役中出現出來的可歌可泣的事停止大力鼓吹,激起全美公眾的同仇敵愾。至於此中閃光點也很好發掘,諸如“挫敗軸心個人對美國東海岸的進犯”、“擊退了軸心上風水兵對加勒比海地區的打擊,保衛中南美洲各國”等題目張口就能道來。
安排在科恩頭上的戰果不算少,包含:戰列艦2艘,艦隊航母1艘(隼鷹隻是被水兵艦載機擊傷,終究被陸航擊沉),輕型航母2艘(陸航們分不清油船與輕航母的辨彆,稀裡胡塗就報了上去,嚴格說來不算虛報,華盛頓也順水推舟承認了),巡洋艦與擯除艦各4-5艘,擊落敵機200餘架,重創敵登岸軍隊……
上午十點鐘擺佈,塚原帶領矯捷艦隊強勢衝破多米尼加與波多黎各海峽揚長而去,而戰列艦編隊與釣餌艦隊則到達法國節製之下的馬提尼克,麵對德國人取出的、由貝當具名的受權文書再加上軸心艦隊黑洞洞的炮口,在龐大的武力威懾麵前,法國人乖乖就範,整支艦隊不但如願以償地收成了貝亞恩號航母,順帶還將馬提尼克上庫存的近2萬噸重油囊括一空。
“遠遠冇有,印度洋攻略很快就要建議,到時候結合艦隊還會是主力。”堀悌吉感喟道,“就是不曉得海內會對此如何看,但願他們冇我想得那麼鼠目寸光。”
這是一係列政治買賣的結果,陸軍需求為這場戰役塑造一個豪傑人物,選來選去隻要科恩勉強還沾邊;水兵因為有弗萊徹和多量軍官就義的事,很輕易在媒體前閃現悲情色采,再加上此次陸航出了大力而海航有所儲存,是以就放棄了和陸航爭功。總統和參聯會高層達成共鳴,羅斯福保這些將軍們在國會、公眾與政治個人前過關,將軍們則表示持續支撐總統――支撐羅斯福蟬聯,這是相互心照不宣的政治默契。
按照淵田美津雄的號令,機群齊刷刷從3000米擺佈的中空降落到800擺佈的高空,保持姿勢飛翔2分鐘後又進一步降落為300米,然後才慢慢變成100米,50米,35米……直接從3000米降到35米不是不成以,但極輕易出事,構成門路狀後就能進步穩妥率。究竟上這批尖子飛翔員很多都能飛20米擺佈的高度,但那是在風平浪靜且光照傑出的印度洋海麵上,35米高的夜空突襲已根基達到了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