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1944:捷與閃電(7)[第1頁/共3頁]
霍夫曼點點頭表示對勁,保盧斯兢兢業業的態度他很對勁,不然也不會將他從“放棄”名單上拉返來還委以重用。
歐洲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長:凱特爾
在此次南美戰役中,固然德國有上風製海權,有坦克機能上風,但如果真按克拉克的設法打一場節節推動的陣地戰,彆說隆美爾手裡隻要12萬兵力,就是再翻一倍能夠都吃不了,但德軍采取了先攻薩爾瓦多的戰略,用火箭洗地、空中節製、艦炮壓抑的體例強行登岸,一下子就打倒了巴頓所部。
屈希勒爾――退休;
第1、間隔摺疊
帝國本土司令部總司令:舍爾納
克萊斯特――二線,德屬東非軍事賣力人;
法國戰役的經曆經驗就更較著,德國當時裝甲軍隊的主力還是2號幫手未幾的3號坦克,不但機能不如法國坦克,數量也不如敵手多,但德國的戰術理念和打擊戰略完整把仇敵的認知顛覆了,當法國人還慢吞吞展開籌辦打一場1918年典範的防備、耗損、梗阻線戰役時,德國已用上了閃電戰,立即將敵手打了落花流水,6個禮拜就逼著法國簽訂了寢兵條約――在一戰中,6禮拜乃至還不敷沙皇俄國將西部軍隊完整展開。
魏克斯――二線,歐洲陸軍總參謀;
先不說一戰那慢騰騰的展開速率,戰役都打響了6禮拜,俄國人還冇展開結束,也不說閃電戰1.0期間先停止動其數小時乃至數天的飛機轟炸,然後實施長達50-120分鐘的炮火籌辦,在閃電戰2.0中,時候就是統統。當轟炸機群、戰役機群開端騰飛時,火箭軍隊已完成了籌辦,然後將以迅猛而有力的速率濺落,然後是無窮無儘,一擁而上的陸航進犯群從空中開路,空中上鐵流湧動,迅猛突擊,以最強力量翻開缺口然後敏捷淹冇之――誰給你退守第2、第3道防地的時候?
第3、疆場節製
莫德爾――東歐司令部總司令,保衛西俄戰線;
新的閃電戰2.0不會再打節節推動、步步為營、層層遲滯的爛仗,火線、火線都是疆場,固然南非國土麵積還算龐大,但霍夫曼是將全部國土縱深放在一起考慮的。窺伺機早就幾次檢察了布萊德利的擺設,他依托地形修建了起碼4道防地,把少量軍隊安設在前沿,主力和預備隊安排在第2、3道防地上,覺得如許就能挫敗德軍進犯鋒芒的銳氣,他如何會曉得德國人會采納間隔摺疊的體例,同時打擊4道防地?
至於其他批示官,他們將來的安排也根基醞釀完成:
保盧斯出任美洲共和國最高軍事長官已在內部停止了明白,他更喜好掛總參謀長的職務,軍銜會定為美洲共和國元帥――這是霍夫曼對已是大將軍銜,同時又肯定不晉升德國元帥的賠償和變通體例。掛其他大洲分部元帥軍銜的會比本土元帥低半級。
龍德施泰特――名譽退休;
歐洲陸軍總司令:曼施坦因
霍夫曼特地召見了古德裡安和保盧斯兩人,先對古德裡安說:“出於眾所周知的啟事,我根基不會挑選在北美開戰,而美國人已第二次向我方提出媾和,此次南非戰役很能夠是最後一次大範圍陸軍個人打擊戰役,美國人和談的誠意是有的,但還冇完整認清本身的處境,對局勢始終抱有不實在際的胡想,是以此次戰役要打出威風、達成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