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西洋絞殺戰(1)[第1頁/共3頁]
夜色蒼茫中,軸心艦隊主力到達亞速爾,一邊彌補因持續作戰而耗損的彈藥、燃油、飛機,另一方麵讓百慕大一戰中喪失慘痛的陸戰隊登岸休整。任何一小我看到陸戰隊現在慘樣都不成能不表示側目,他們丟光了全數設備,三個營打得最後隻剩半個多營,乃至連戰死戰友的屍身也來不及埋葬或帶走。馬沙爾暗裡向他們表示了報歉,誠心腸承認了本身的批示失誤,並做好了挨訓的籌辦。
隻可惜這類好表情隻持續了兩天,羅斯福便被最新收到的動靜噁心壞了……(未完待續。)
詳細批示第二波陸軍軍隊的是擔負第4個人軍軍長的威廉-胡得-辛普森少將,他和巴頓是西點軍校的同班同窗,1909年就從西點軍校畢業了,完整地插手了全部一戰,論年紀比李奇微大7歲,論資格比李奇微早畢業8年,如果按日本的吊床號軌製,固然同為少將,他的排名要遠遠超越李奇微。
“冇有,估計他們也返回東海岸休整彌補去了,窺伺機幾次窺伺冇有發明。”
“還是要尋覓機遇和英美打一仗,最好能夠離亞速爾近一點,哪怕不動用亞速爾的援助力量也行……”
小澤口中所謂的虧損指的就是斯普魯恩斯艦隊被亞速爾航空力量共同艦隊打得航母儘喪的那一次,馬沙爾點點頭,這事情確切不太好辦,現在英美不管艦隊還是商船,都是繞著亞速爾走的,亞速爾1000海裡以內幾近見不到英美艦艇,徹完整底成了大西洋黑洞,要想把仇敵引過來那是千難萬難。
拿到補給,重新改換3個極新的陸戰營,更首要的是拿到元首的慰勉電報後,馬沙爾的信心又開端規複了,決計按柏林的要求再和美國人打一仗。細心想想感覺美國人也冇甚麼可駭嘛:在百慕大上還不是被本身揍得鼻青睞腫,這會兒強撐著臉麵在說勝利,他但是曉得仇敵起碼掉了800架飛機,傷亡3000-4000,光這喪失就超越本身幾倍了,更彆提另有被打成一片廢墟的百慕大群島。“歐洲之聲”說得再清楚不過了,這都叫勝利,那甚麼纔是失利?
因而不幸的辛普森的中將提名便被遲誤了,幸虧馬歇爾也不是分歧道理之人,當即安排辛普森出任第二批軍隊批示官率部去巴西,結合要素行動陸軍總批示德弗斯也曉得這些將領們的心態,但願儘能夠把建功機遇給他們,因而在百慕大戰役以後,又留意定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局勢,光複荷屬圭亞那、法屬圭亞那的戰果從速報給了參聯會,如許大抵還能再多給一其中將名額。
他已部分獲得了勝利,加強了駐軍的委內瑞拉當局更加昂首帖耳,已透暴露反美意向的玻利維亞當局遭到美軍重壓,海內親聯盟反軸心的權勢又遭到鼓勵開端昂首,籌辦再次策劃政變,歸正這些國度搞政變是兔起鶻落、家常便飯的事。玻利維亞當局固然一向不肯就支撐後軸心還是聯盟表態,但偏向於阿根廷民粹政權的態度是較著的,貝隆是他們的帶頭大哥,因而他們忙不迭地尋求援助。貝隆的聲望方纔建立起來,既然要充當南美霸主,這忙不就不能,因而貝隆一麵讓玻利維亞當局與美國虛與委蛇,一麵也從海內抽調了2個師到阿玻邊疆給玻利維亞當局打氣。
第二批軍隊的首要任務很簡樸,擺設在巴西和巴拉圭邊疆,一麵壓抑巴西南部蠢蠢欲動的分裂權勢,另一方麵給阿根廷人施加壓力,然後品級三批軍隊一起打擊馬島,顛覆阿根廷反美政權,然後完整地賽過軸心在南美氣力――羅斯福總統不但要一個馬島,還要一個重新變天返來、與美國乾係更加密切的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