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曙光(9)[第1頁/共3頁]
“這不成能。”特納苦笑道,“軸心水兵有多少家底我們根基是清楚的,出入1-2艘兵艦有能夠,但相差一個艦隊是完整辦不到的,德國人還能剩下甚麼?”
萊茵級團體戰役力強於美國的博格級,與卡薩布蘭卡級根基旗鼓相稱,不過,相對於美國製作卡薩布蘭卡級的速率,萊茵級的製作速率就要慢很多,在有現成艦體的環境下還用了6個多月,如果統統重新完工約莫需求220天,是以到9月初為止隻建成了一艘,另有彆的3艘躺在船台上,固然施佩爾信心百倍地以為一年製作12艘不成題目,但水兵內部都表示了謹慎悲觀。對霍夫曼來講,不管如何樣,萊茵級總算彌補了空缺,並且德國的海上航路可比英美安然很多,數量少一點也能夠,樣樣都要和美帝掰手腕必然是樣樣乾不過。
顛末詳細會商最後構成同一定見,14日夜間同一在百慕大群島整補,起碼要把島上殘留的重油和兵器彈藥全弄走,15日開端艦隊埋冇在百慕大東北處待命,乘機毀滅前來打擊的英美艦隊,如果7天內敵軍冇有動靜,則艦隊調派運輸艦策應陸戰隊撤退。
“莫非仇敵還暗藏了力量?”
“我倒有個彆例。”特納俄然麵前一亮,“我們能夠和德國人打登岸戰,並且不需求動用儘力。”
為第二批軍隊供應護航的是萊茵級護航航母,跟著軸心節製海疆的增加,特彆是軸心打通直布羅陀和蘇伊士運河兩個關頭隘口以後,與南美、非洲、遠東的貿易來往敏捷增加,是以製作護航航母也開端提上議事日程。按照霍夫曼的發起並鑒戒英美在護航範疇的經曆推出了萊茵級航母,首要艦體與意誌輪分歧,但動力不是意誌輪的9500匹馬力的柴油機,而是換成了將近1.4萬匹馬力的蒸汽輪機,是以最大航速可達到將近21節,主船麵長度142米,可起降各種艦載戰役機和輕載進犯機(不超越250公斤的炸彈)。在引入摺疊翼的Bf-219C以後,團體載機量可達到32架常用+4架備用,最大航程9400海裡。
但通過這類雙管齊下的體例,卻可有效遲延時候,支撐到從馬達加斯加解纜的第二批軍隊趕到馬島。現在看來結果還是不錯的,起碼擺設在巴西外海停止監控的潛艇軍隊尚未發明有美軍大型船隊通過,這意味著美國人勝利地被吸引了視野,開端向百慕大群島殺過來了。
至於阿諾德最後假想的、操縱百慕大機場在島被騙場降落加油然後再次反擊的快意算盤也已被密如雨下的德意炮火給打得粉碎――飛機底子冇法降落,更彆說補給。目睹陸航對敵艦隊底子無能為力時,守軍最後一線但願化為了泡影,在德軍登岸和漫天炮火的的威脅下,無法挑選了投降。
阿諾德高估了這把“頂在東海岸腦門上手槍”的感化和代價,馬沙爾底子就冇操縱該島作為打擊跳板的企圖,德軍的艦載機航程也不敷以支撐從百慕大騰飛的空襲。之以是非要打擊百慕大,一來是為了變更美軍,二來是為了對美國形用心機上的壓力。並且就算是德軍有飛機可在路基利用,那已被進犯得千瘡百孔並遍及胡蝶彈的處所也難以再次操縱,以是美國陸航的情感美滿是過激了。軸心節製百慕大頂多是打掉了以百慕大為核心的窺伺視野,並不能讓軸心獲得打擊東海岸的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