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橫掃江南才子![第2頁/共2頁]
錢謙益倒是慨然長歎,不作批評,交給了老友黃宗羲。
“曉得了,我會重視著……”徐三回了兩句,現在他還不想對上衛所的官兵,即便他的身材顛末強化,超出凡人數倍,但徐三不能包管對上火器會安然無事……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山上的這些文人才女,大多都能瞧出這首詞,究竟有多少墨水……
大雨嘩啦啦地流到了徐三身上,淋濕了頭髮、儒袍、方巾、鬆江棉襪、皂靴,徐三一步步地分開了虎丘山、真娘墓、劍池、雲岩寺塔。
黃宗羲沉默半晌,開朗笑道:“自從晨風殘月後,現在重見柳三變。我心學之人,無所坦白,做不了進士,做個柳永也好呀。”
不知何時,暴雨擊打在身上的感受消逝不見了,徐三偏頭,才瞧見柳如是為他打了半邊傘,兩人並肩走上了一條小道,一向走了好幾步,柳如是低聲笑道:“徐公子,感謝你。本來,你一向在藏拙,懷纔不遇、壯誌難酬的感受,是不是很辛苦?”
要說這些當代的秀才、舉人、進士,詩詞書畫、八股上麵,學問倒是真不賴,宿世的徐三可比不了……但是,融會了原仆人的影象,某些細節方麵,倒也不至於露陷。
蕭灑不羈的聲音,迴盪在小山的兩側之間。
“驪山雨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而倉央嘉措1684年纔出世,現在是1640年。
……
徐三持續臨風而立,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騷得不成模樣……
萬斯同批評道:“驪山兩句,又是用濫了的唐明皇、楊玉環的典故,最後兩句,是化用李商隱的《馬嵬》吧?”
徐三也冇感覺丟臉。
高處不堪寒!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彆傾城。
柳如是正在入迷之間,徐三親筆所寫的這首《木蘭詞》顛末陳圓圓、董小宛、沈永楨諸人之手,垂垂傳到男性文人手中。
明末的很多衛所官兵……那的確是慘不忍睹,風險一方呐……刻苦的還不是徐三這些良民……嗯,徐三當然是良民了。
但,碰到徐三的《木蘭詞》,非論他的題畫詩,或者錢謙益的詩……美滿是一起橫掃,摧枯拉朽!
真正的文人名流,學問就在批評、酒令的餬口細節之間……當然,當代這些學多了也是無用武之地,回到當代,也隻是裝個逼罷了!
“天如先生說的化用天然,公然一針見血。”萬斯大佩服道,彷彿是在佩服張浦。
並且晚明的部分才女也精通四書五經、八股文,比如紹興王端淑,父親王思任都感慨:你為甚麼不去考狀元呢?並且說:生子多人,不及一女。
陳圓圓便略微吃驚、驚詫,柳如是隻是一笑置之罷了。
追上來的葉小紈頭一次開口道:“徐公子,你纔是江南第一才子。”
柳如是震顫地看著孤傲下山的徐三,人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阿誰背影,是如此地落寞……
人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按說他那一首題畫詩,也不賴了,也不屈辱他“練川三老”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