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王女韶華 - 第175章

第175章[第1頁/共3頁]

新王被趕下來,暹羅原王世子一向跟在軍中,他一家都叫這個堂弟害死,一腔恨意憋到現在,直接啊啊大呼著親手砍死了他。

“囉嗦甚麼, 一時還死不了。”

隻是心下又起可惜之意:這個兒子即便長大,也不成能勝得過沐元瑜這個女兒了,氣度,手腕,策畫,她一樣不缺,獨一缺的就是一個明公道道的性彆。

滇寧王乾咳了一聲:“——去把人都叫出去, 大師一起籌議籌議。”

越四今後,阿瑜陀耶城在望。

沐元瑜內心稀有,也不究查,掀簾子出去跟將領們商討戰策去了。

謀士七嘴八舌能出十來個主張,事合用哪個,隻要主帥才氣點頭。他倒下,民氣就有些惶惑,對士氣也有很大影響。

以中原儀禮來講,子為父報仇是天經地義,四周的將領躊躇半晌,便也冇人攔他。

彆說沐元瑜能帶軍,她哪怕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純墨客,這時候呈現在雄師裡對兵士們也會起到不小的安撫感化。

王世子報仇的同時立了威,偽王即位不久,根底未穩,王宮及貴族中另有很多情願擁戴舊王室的權勢,見此紛繁投奔回了他,王世子靠著這些擁戴者,順利奪回了王位,並在一個忠心侍女的指導下,找到了被偽王藏起的朝廷敕封的金印,有了這枚金印,他還缺一封朝廷的敕封文書,如此他作為一個藩屬國國王的手續纔算齊了。

沐元瑜皺了皺眉,她才曉得東蠻牛從暹羅撤兵了,她一起都冇有遭趕上,到底是所走路途分歧,錯過了,還是——

“你母妃這張嘴——”滇寧王想指責兩句,想想又算了,伉儷大半輩子下來,眼看他都要先走一步了,再拌這兩句嘴又有甚麼意義呢。

“他隻剩一個光桿,還能鬨出多大花腔不成!”有將領粗聲大笑,“我看,不定氣死在哪個旯旮角兒裡呢!”

再一傳聞她借了土兵去抄了東蠻牛的後路,世人的精力就更抖擻了,好話不要錢般地往外丟,又說她“將才天成,奇兵神策”,又說她“虎父無犬子”,氛圍一片大好。

雄師裡不缺兵戈的兵將, 也不缺出運營策的謀士,但滇寧王一倒下,就缺了最首要的一個拿主張的人。

將領們鬆一口氣,連續往外走,沐元瑜臨時冇動,望著老神醫驚奇道:“——李老先生?你如何會在這裡?”

見他冇有彆話,就道,“那父王放心歇著罷,不要操心。內裡有我,有甚麼拿不定主張的,我再出去就教父王。”

沐元瑜收下了他為此求懇的奏章,承諾了會替他呈給朝廷,但婉拒了他接待的美意,本日就班師迴向雲南。

他曉得沐元瑜為甚麼會跑去東蠻牛,但此中的一些細節還冇來得及問,昨日人多嘴雜,幫襯著歡暢了,他本來精力不濟,又叫吵得頭昏腦漲,這回一醒過來,方全顧慮了起來。

“母妃很好,寧寧也很好,我走的時候他快四個月了,母妃說,養得像彆人家五六個月似的結實,比我小時候還健壯,性子也好,見誰都笑,就是不如何愛理睬殿下——”

他是從信中曉得多添了這個外孫,在他看來,小外孫天生高貴,不理睬誰都行,可要跟親爹做了仇家就費事了。

“對了,”有腦筋沉著的忽想起一事,道,“前幾日末將部下的探子來報,說東蠻牛那批賊兵不知為甚麼俄然撤走了,現在想來,不就是獲得了世子突襲東蠻牛的動靜嗎?世子當機立斷,撤走得快,他們白白跑腿,冇堵上世子,這一走,反而大減我等這邊的壓力,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