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王朝的腐朽 - 第三百零三章 晉文公

第三百零三章 晉文公[第1頁/共2頁]

群臣用命,謂之誌,為君則謀國,為己則進身。

既已入,身在其位,所求者不過圖強。

古人觀古,一仰前人之功勞,再明來往之得失,後悟浮世之因果,能知人、知事。

文公其人,纔不及偃,智不及衰,兵不及犨,時令不及介子。入而得晉國,因其臨危而有斷,處變而猶知輕重,失勢而不困於私交。

晉文成霸業,貴在知人。所謂‘險阻艱钜,備嘗之矣;民之情偽,儘知之矣。’以此知人、知世,方能用人、治國。

故為君者,當知安危、分輕重、性豁達,如此,縱逃亡十九年,亦偶然也。

凡聖君活著,善用人,一在其德,德不亡則人不失;二在其術,恩威在懷,自有施度;三在其法,以製禦人,更替不衰。

離狄至齊,磨難加於身,安閒在懷,如此五年,齊女、趙衰、狐偃同謀,一醉輕車。文公雖怒,言殺子犯,然勢不由己,當知其輕重,群臣用命,不成使其傷也。

舍家遠國,展轉數地,其艱钜險阻,非寥寥數語,幾頁史冊,所能儘述。

晉文,十九年逃亡、九年在位,城濮一戰而霸。

齊桓以人興國,亦因失人而敗亡。實人力不成久也,私慾不成縱也。

諸侯、群臣、狄女、齊女,或為名、或為利、或在禮、或在忠,皆賴文公之名,圖其入也。

霸主之功業,因當時而有殊同,因其域而有難易,此齊桓、晉文申明顯赫於餘者之處,亦楚莊、秦穆不成得之由也。

如此,以十九年之久,情不免淫逸,誌不免陵夷,困於安居之所,陷於輕奢之享。

凡為大事者,不成不慮申明也。因四方之人,皆先聞名而後論利,一人信而百人從,百人用而萬人順,或為禮,或為利,或以身事君,或以弱從強,故得名則得人,得人則得力,得力則事可為也。

聖君以製禦國,合於一時,高超超然,先人庸弱,纔不能禦國,智不能禦人,則家國必敗亡也。

諸事之要係,歸於為君者,其靈公例有為,乃至於興;閉塞則疲弱,終至潰亡。

喜好王朝的腐朽請大師保藏:王朝的腐朽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神,每過一日必增憂思;體,每轉一地必多辛苦。

封賞從者、尊王平亂、攻原取信、伐曹救宋,此全為君之信義,奉有道而伐無道,皆正名也。

君者,威權也,以靠近者聚其勢,封靠近者固其權,用靠近者治其國。

獻公薨逝,驪姬、裡克生亂,欲擁立文公,時家國不平而亂未消,君位雖貴,安危置於彆人之手,此智者所不取也。

晉文之功業已不必再贅述,道義加於身,威德行與天下,諸侯莫能與之爭,霸業傳於後代。

然其關鍵地點,君強,則六卿為輔,國亦強;君弱,則六卿為權,國猶強也。累及數代,一國一脈之君,必多庸弱,卿族之士,必有賢達。賴先君之遺德,以庸弱禦賢達,庸弱則有失,賢達則有得,得失之間,君臣倒置,興衰瓜代。

首在正名,次在用人。

諸侯互助,謂之禮,失之則致亂,得之則正道。

內,治其國而安其民,外,揚其誌而成其道。

雖已如此,人和猶在外也。

因萬事之要,皆在人也。人有代殊,國亦有彆。以穩定治有變,則變無窮也;以變治穩定,則變稀有也。

春秋之霸主,齊桓、晉文、秦穆、楚莊、夫差、勾踐。此六人者,以齊桓、晉文為上,因其能興王事而合諸侯,楚莊、秦穆次之,因其威懾諸侯,橫行一時,夫差、勾踐再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