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1頁/共4頁]
。”
甯戚。”
『2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己。”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
『53』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瑚璉也。”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成行也。”
『1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4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作者碼字不易,請大師回絕盜.版支撐正.版,本文由獨發,回絕轉載!**
『424』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413』子曰:“能以謙遜為國乎?何有?不能以謙遜國,如禮何?”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斯乎!”指其掌。
『32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何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
『419』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過後素。”
“但是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
『56』子使漆彤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1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可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320』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
『321』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鬆,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
『1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於朋友交,
”子聞之,曰:“是禮也。”
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2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
『42』子曰:“不仁者不成以久處約,不成以好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11』子曰:“父在,觀其誌;父冇,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覺得師矣。”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不足力,
罪於天,吾所壽也。”
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
『218』子張學乾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他,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3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51』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xie4)當中,非其罪也。”以其子
妻之。
,使民顫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