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我的三國我當家 - 第七十四章 衛覬建言

第七十四章 衛覬建言[第2頁/共3頁]

蔡文姬吃了一驚,驚奇道:“公子何故推讓,此中大部亦是你的主張啊。”

“就說衛覬衛伯覦獻計給劉墉,劉墉感覺治書侍禦史之策甚好,故轉呈丞相,望丞相采取之。”

“劉將軍考慮極是精密周到,下官附和。下官這便去擬文。”

看著那白淨、堅固而豐富的紙,蔡文姬欣喜不已,卻仍有些思疑隧道:“這紙雖大不不異,不過真的能夠防蛀?”

衛覬侃侃而談道:“鹽、鐵乃國度稅賦之重,關乎社稷安穩、民氣安寧。可自董卓之亂後,朝廷對鹽鐵稅便再充公取,儘皆流失,此大謬也。下官覺得,朝廷應馬上頒行詔告,重設鹽、鐵司,規複鹽、鐵專營,由州縣官府領受,設專人監賣,其他任何人不得私采私賣,如此一來,短時候內朝廷便可征收到大量的稅銀。朝廷從上交的稅銀中抽出一部分錢來采辦糧種、牛馬、耕具等,如有百姓返來,便供應米糧及東西,對辛苦耕耘者予以嘉獎。如果如此,遠在他鄉的百姓傳聞此事,必會日夜兼程,搶先恐後返來,如許糧食便會有堆集,關中、關外便會重新繁華起來。”

蔡文姬心中方知劉墉本意,臉上飛起幾朵紅暈,曬曬隧道:“可貴公子用心。妾身默寫的進度怕是不快,此事還等今後再辦吧。不過還得煩勞公子為妾身籌辦大量的竹簡纔是。”

劉墉悄悄歎了口氣,嘴裡喃喃唸叨,“‘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哭吧,哭出來或許還好受些。”這詩乃客歲曹操所作《蒿裡行》中最後四句,實在地再現了漢末耐久的群雄紛爭給群眾帶來的磨難。蔡文姬聞聽此詩,更是淚如泉湧。

蔡文姬先瀏覽了一遍,口中讚道:“衛伯覦不愧為當今名流,此文引經據典,有論有據,字字珠璣,儘展其才。”見劉墉在一旁似懂非懂,便逐條解釋給他聽。

“蜜斯嫌我倆的名字不好聽,就另取了一個。出自《詩經》,叫甚麼‘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對不住,公子,婢子隻記得住這兩句。”小丫頭嘴裡嘰裡呱啦,止不住撫嘴輕笑起來。

蔡文姬聽聞眼睛一亮,欣喜道:“公子所言極是。妾身現在還記得八百來篇,這便寫將出來。”據史乘記錄,蔡文姬歸漢時雖已離家十數載,卻仍能記得此中四百多篇,真是影象力驚人。

小愛(子佩)也擔憂道:“蜜斯每日屈膝寫上好幾個時候,婢子擔憂悠長下來,蜜斯的膝蓋和腿可接受不了。”

小憐笑道:“公子,我倆改名了。我叫子衿,她叫子佩。”

“劉墉定當伴隨。”劉墉倉猝承諾。

衛覬微一點頭,道:“劉將軍在河內連推數策,設立專署收置災黎安寧民氣,建立聯防保護治安,實施屯田規複活產,衛覬覺得,這是儘快穩定民氣,促進生長,抵抗內奸不二之法。下官覺得,關表裡也皆可照此實施。隻是屯田之策雖好,所費銀兩卻頗多,短時也難見效果,恐生變故。”

劉墉含笑道:“蜜斯還需劉墉籌辦何物,固然叮嚀便是。”

劉墉也笑道:“我也隻曉得這兩句。”又問道,“你家蜜斯寫書可有甚麼困難?”

劉墉剛舒口長氣,卻聽蔡文姬問道:“公子可知奴家故居還在否?”

劉墉笑了笑道:“蜜斯儘管照此點竄便是,劉墉自有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