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理財不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態度(6)[第1頁/共4頁]
也有很多人以為銀行的理財產品是能夠隨便支取的,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在銀行采辦理財產品時,我們也應當有如許的認識。理財產品的刻日有幾天、十多天、二十多天、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等,並不是有些人以為的,把錢放到理財產品中還能夠隨便支取。客戶在采辦了有刻日的理財產品時,必須比及理財期結束才氣自在安排資金,半途毀約支取的本錢是相稱高的。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直接投入到外洋市場或者是實業,底子不成能為了你的一部分投入隨時籌辦著變現。如果耐不住這類“孤單”,或者因為某些啟事不能夠遵循這類理財約定時候,那就還是挑選淺顯銀行存款,如許才氣包管自在支取。
有一名秦先生,他在拿到本年的分紅後非常糾結:“如何才110.3元呢?”客歲,秦先生在銀行簽下了一份1萬元的分紅險保單,鼓吹質料上寫的該險種的特性還深深印在他的腦海裡:牢固收益、年年分紅、複利積累。
這個客戶之前所做的統統,底子不能叫理財,我感覺叫“玩命”能夠更切當一些。實在餬口中比錢更首要的東西無處不在,我們所說的財產,底子就不即是錢,我們所說的理財,終極目標是要讓本身的將來更有保障,幸運纔是平生最大的財產,不是嗎?
俄然想到一個朋友的故事。2006年,海內股票情勢一片大好,財產的江山萬裡紅。存了一輩子錢的朋友的父親俄然給他打電話,非要把本身的錢投入股市。朋友奉告他:“這是您一輩子的積儲、養老錢,還是放在銀行裡更保險。”父親卻說:“現在投資股票就是贏利,我之前的老同事,比我春秋都大了,半年進步的股市,到現在都快翻番了。”朋友又勸他:“您對股市底子一竅不通,冇傳聞過‘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嗎?您分歧適出來。”父親卻死活以為兒子在禁止他贏利。勸了幾次以後達成和談,兒子讓父親先用2萬元“嚐嚐水”,並且隻是挑選基金,而不要進入股市。從買入基金的第一天,老父親便每天打電話,奉告兒子明天是漲了還是跌了。偶然候還纏著兒子,問他是不是應當換另一隻基金了,因為“老孫頭剛跟我說,這幾天礦產股比較熱,應當采辦首要投資礦產股方向的基金”。厥後,比及股市6000點大玩過山車時,父親的基金也被套牢了。因而便跟兒子發牢騷,兒子說:“我已經在半個月前從股市裡撤出了。”老父親明顯很受傷,問兒子當時為甚麼冇有奉告他,兒子解釋:“我們倆投入的資金量分歧,投資氣勢也不一樣。並且,我怕直接對您說了以後,再漲了,您又會抱怨我。”成果,父親的2萬元套牢到現在還冇有撤出,而他早把理財的事情拋諸腦後了,偶爾提起隻是說:“阿誰錢就留給我兒子了。”
以是,在投保時千萬不能將保險和投資混為一談,應當更看重保險的保障服從,而不是增值服從。
究竟上,一個公道的家庭牢固資產比例,60%擺佈是最合適的,大師無妨以此來衡量一下本身的理財打算。
款項對於每小我、每個家庭來講當然首要,莫非安康、團聚、完竣、高興,統統這統統就都比不上款項首要嗎?我們必須清楚:款項隻是東西,如果我們把財產當作一個多元函數、把理財看作一個多元函數的方程的話,款項僅僅是這個函數和方程中的一個變量罷了!它並不能決定全部財產函數滿足財產方程的均衡。為追一一個變量(比如款項達到100萬元)而捐軀其他變量(比如安康呈現題目而破鈔50萬元,家庭產生衝突即是耗損50萬元),你理財的方程永久無解,答案永久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