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書畫[第1頁/共3頁]
他將這支筆遞給楊易時,本就想戲耍楊易一下,倒要看他如何使得這支筆寫出字來。
此人做起畫來,竟然是一氣嗬成,筆鋒毫不斷歇,統統的圖象都是一根線條拉扯而成,這在書畫史上還是第一次呈現。
立寺千年鎮大江,著書萬卷化小蟲。
當下持筆在這幅畫的留白之處寫了幾行大字:
想來筆桿內裡定然有墨粉等物與筆頭連接,這才氣包管筆墨不竭。
這類活生生的感受,並不是這條龍真的從丹青裡活了過來,而是一種莫名的神韻與氣勢,令人忽視了這是一副畫而感覺麵前確切有一條翻江倒海禍害天下的惡龍。
他落筆之時,白子畫見他揮筆間一個個大字在紙上閃現而出,心中便是一驚。他自家人知自家事,剛纔他遞給楊易的羊毫,筆頭已經變得枯燥非常,他點完最後兩點龍睛以後,羊毫的筆管內裡已經點水無存。
白子畫將手中羊毫遞給楊易,笑道:“請!”
白子畫持筆問道;“可有大幅紙張?白某彆的不會,精通一點書畫,我百年畫上一副丹青,送與楊兄罷。”
楊易見她眼睛裡儘是扣問之色,笑道:“細心看他的筆桿處。”
此時見他刹時為鬨江神龍點上了兩隻眼睛,不由“啊”的一聲叫了出來,被畫上神龍俄然增加的氣勢嚇得連退幾步,叫道:“哇,真的像是前幾日的鬨江黃龍!”
但現在枯筆在楊易手中,竟然很順利的就寫出字來,這讓他如何不驚?
楊易哈哈大笑,“本來白兄如此風雅!紙張有的是,且稍等半晌。采玉,給白兄拿幾張大紙來!”
楊易接過羊毫,掂了一下,道:“這筆不錯!”
手中大陡峭然一拉,一道曲線已經呈現,又是一轉,一條神龍的軀體竟然刹時成了一半,而後持續拉扯線條,筆尖不離紙麵半晌,一會兒一條鬨江神龍的模樣已然成形,畫速之快,當真罕見罕聞。
顧采玉一開端見他在桌子上畫水、畫江、畫風、畫雨、畫雷霆、畫老衲、恰好不給早就畫好軀體的神龍點上眼睛,看起來非常奇特,隻是怕影響他作畫方纔忍住冇有扣問。
顧采玉見他一根羊毫在白玉紙上舞動不斷,一張紙都畫了一半,而羊毫毫無乾枯之像,不由得大為獵奇。
白子畫吃力心力所畫之畫,竟然成了專門為這首詩而作,這首詩如何看也不像是這幅畫的題跋。一首詩竟然奪了一幅畫的看點,這類喧賓奪主之事,在書畫界還是第一次呈現。
至此,這幅畫算是完工。
如許一來,白子畫這幅畫就成了諷刺伏龍寺的絕妙佳作,這畫麵上的老衲愈是表示的慈悲,就愈是顯得虛假。
若無昔日坐騎事,那得百姓立水中?
時候不大,顧采玉從書房拿出幾張白玉紙來,這白玉紙乃是定州白玉樹打漿所製成,防潮防蟲,極其堅固偏又柔嫩非常,乃是寫書作畫的極佳之物。
便是畫麵上降龍的老衲也栩栩如生,固然冇有畫出來實在臉部,隻要一個背影但這恰是畫家的高超之處,冇有詳細形象,反而能夠給人更多的遐想空間。
這使得看畫之人,目光不由自主的先看詩句在看畫像,這首詩竟然比這幅畫還要吸惹人的眼球。
他持筆點向桌麵鋪好的紙張,笑道:“恕小弟矯飾!”
楊易現在這首詩較著是在質疑當初降龍羅漢一念禪師降服惡龍之事另有隱蔽,鋒芒直指伏龍寺,說他們背後裡殺人放火,但卻被不明本相者傳為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