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無限之開荒者 - 第十一卷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底山東 諸葛亮歸天 臨終遺命
翻页 夜间

第十一卷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底山東 諸葛亮歸天 臨終遺命[第1頁/共3頁]

鄧艾忍痛持刀迎敵,李嚴趕到,攔頭就是一刀,鄧艾舉刀架住,馬岱趕到身後,一槍將鄧艾刺了個透心涼,成果其性命,再也不能行險徼倖,暗度陰平了。

卻說馬超、黃忠、薑維三人,底定山東,分兵遣將,鎮撫處所,三人回兵曆城來見諸葛亮,不料未到曆城,諸葛亮已經歸天。

“惟臣兄諸葛瑾,效命孫氏,望克城之日大王全其性命,則臣於地府下,有顏見父母矣。”

“邦基新定,處之以廣大,將帥積勞,懷之以恩禮,庶幾群眾殷複漢之思,功臣無彭韓之懼,臨命烏咽,不知所雲。”

馬承將諸葛亮與三將之遺書取出,三將益發哀感,馬超與薑維,一麵襄助諸葛亮喪事,一麵清算士馬,候令解纜。

馬超再拜受命,回到軍中,同著薑維六將,至諸葛亮靈前酬酒,陳述師期,彆過黃忠,本日拔隊啟程。

又召馬超,遞過漢中王手書,馬超敬謹接過,啟視道:“江東未滅,元帥先亡,孤之不幸,亦國度之不幸也!”

六七白天,漢中王令旨到了,傳旨者是漢中王次子劉理,兼奉令代漢中王祭奠,諸葛瞻身為宗子,跪接令旨。

“假黃鉞左將軍都督雍梁並冀幽青徐兗八州諸軍事雍州牧諸葛亮,明德以後,為國申甫,八州轉戰,逐殲元惡,漢室重光,鬱為首功。”

馬承頓首受命,諸葛亮見狀終嚥下最後一息。

黃忠儘降曹兵,得了館陶,令張苞引兵三千,在此鎮撫,自同關興押送於禁,前去高唐會晤馬超,馬超大喜,令將於禁押赴城下示眾。

端的弓開如滿月,箭去若流星,不偏不倚,正中於禁咽喉,於禁頓時翻身倒地,然其臉上卻帶上了一抹欣喜的笑意。

馬超率軍乘勢攻城,城上守軍正在救護鄧艾,不防漢兵蟻附登城。

平原已被薑維圍得鐵桶也似,鐘會悉心防備,兩下相持,又來了馬超黃忠兩支人馬,城下鼓聲動地。

且說馬超得了高唐,叮嚀將士,以禮安葬鄧艾於禁,留李嚴鎮撫,自同黃忠領兵會攻平原。

“山東之事,可付漢升,幽冀之事,宜付翼德,以子龍督徐揚,孟起督關隴,文長守雁門,子均守上穀,伯約守天水,則國度安如盤石矣!”

諸葛瞻痛哭謝恩,黃忠領命,遵循禮法大殮小殮各事,逐件停止,劉理祭奠已畢,退出喪次。

城中劉曄於禁,見黃忠帶領人馬前來圍城,心下悲慘,於禁歎道:“黃忠既來此,東阿必淪陷矣!”

“既得江北,江南指日可定,惟陸遜多謀,甘寧善戰,必將死戰,慎之慎之!諸將勤奮王事,為國儘忠,幸勿以亮之故,而損壯誌也。”

“孟起領得勝之兵七萬,以伯約為謀主,率李嚴、文鴦、馬岱、關興、張苞,由郯城直取準陰,合子龍翼德之兵三方並進,先取江北,撒其樊籬,吳軍鋒銳已儘,必不能守江北。”

諸葛亮說到此處,聲氣已不相屬,瞑目多時,半晌以後,忽張目對馬承道:“幼年貴寵,勿以驕滿亡身,此言尚請賢侄亦轉告吾兒。”

黃月英揮涕入臨,諸葛瞻兄妹三人蒲伏諸葛亮靈前,痛哭失聲,小女諸葛果,握住父親冰冷大手,直叫父親起床,黃月英見狀更加悲傷,哭了多時,黃忠馬超諸將,跪地苦勸,方纔住哭,進居喪次。

剛好高唐平原兩處探子返來,報稱馬超引領全軍圍攻高唐,薑維引曆城得勝之師,圍攻平原,諸葛亮自駐曆城,批示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