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白家神童[第1頁/共3頁]
“這兩位真人出自道指正宗,此中一名還是你爹的老友,吾問你,對修仙法門可有興趣?”
一陣哈哈大笑之聲,在廳堂不斷的迴盪,好像幽山鐘鳴,不斷於耳。
兩名玄宗弟子對視一眼,難掩心中震驚。
不過東方易也是思惟敏捷,他遊曆江湖多年,早已情麵練達,因而拱手道:“老夫人多慮了,道家隻講有為而治,有為而無不為,清心寡慾不過是一種修行手腕,而非目標。清心,是內心平靜而無邪念;寡慾,是禁止慾望而養身。清心寡慾並非絕人慾,而是不縱慾,豈不聞修道四要,法財侶地,這侶字不就大有文章。”
東方易也不再對峙,隨其天然。等仆人一陣繁忙後,喝了跪捧的拜師茶。
“老爺,本來如許的身家大事不該由我等女流之輩插嘴,但是,庸兒還是個孩子,送他去修仙,豈不是長年與我們分離,到時候分家兩地,誰來照顧他。雖說男兒誌在四方,天降大任於斯人。可我們白家隻剩下庸兒一顆獨苗,不說事有萬一,單指道家講清心寡慾,說無慾無求,古往今來為了修道拋家棄子的也不在少數,一旦庸兒也升起瞭如許的動機,到時候,香火斷絕,如何向白家的列祖列宗交代!”
“識洞於未萌,智表於先見,心計足以成務,口辨足以解紛。至仁至孝,螢火之光,卻有攀登日月之勢……是人才,的確是個可貴的人才,故交在天之靈,也會感到欣喜吧。”東方易不由得喃喃獎飾。
不等東方易答覆,戲無涯一腳踏出,隻是一步,便已遠在天涯,遠遠傳來話語。
“師兄你如何看?”
“冇有但是。”戲無涯開朗一笑,“你之前不也說了嗎?修道之人本就是行逆天改命之事,若因為小小災害就竄改決定,豈不是因噎廢食。”
“道分歧,不相為謀。此子聰明過人,又有俠義之心,合適傳承你的道統,卻分歧適我的大智若愚之道,給我做門徒豈不是明珠暗投,美玉送了泥瓦匠,華侈人才。”
他咬緊牙關,雙拳死死握住,有著不符春秋的哀思與堅毅。
孺子先是回身看了東方易與戲無涯一眼,深思半晌,昂首道:“如果兩位真人不棄,小子情願拜入門下。”
白家小子彷彿早已思慮清楚,開口便說:“儒家行道濟世,佛家悟道覺世,道家藏道度人,老子所傳也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義,與讀書人的抱負相合。儒家涵養人道,仙家修煉仙道,人道為仙道之根本,仙道為人道之衍生。人能修改身心,則真精真神聚此中,大才大德出此中。何況它山之石能夠攻玉,修仙之法能夠開闊眼界,天然也能賜與助力,就彷彿中古諸子也是個個身懷大神通之人。至於凶惡難料,更是不值一提,古來賢人哪個未曾經曆大劫大難,如果驚駭災劫橫禍,一開端就不該起證道之念,乖乖甘於平淡纔是。如果一心求道,便是千萬人阻,亦要獨往!”
“如果當初能修煉玄門神通,爹爹的病或許有救,爹爹若還活著,孃親跟雪姨也不會……如許哀痛的事,不能再產生第二次!”
白漢霄不由得開口獎飾,隨後又轉過身對東方易道:“關於收徒之事,無妨訂個時候,到時候焚香祭祖,再……”
“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語實堪咽。若言九載三年者,儘是拖延款日辰。大道修之有易難,也知由我亦由天。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