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鬥法(三)[第1頁/共2頁]
麵對王豐所策動的神通守勢,黃昶並不敢粗心,就在王豐舉手催動法訣時,他也抬起手,丟出了一塊小小木牌。在把木牌丟向空中的同時,手指輕點,讓一股乙木青靈之氣也同時附著其上,因而那木牌在空中敏捷變大變厚,幻作了一塊青綠色盾牌,恰好擋在了那輪冰係進犯的正火線。
王豐立即將衣袖一揮,輕喝一聲“去!”環繞在他身側的數枚冰刺便彷彿被強弓勁弩射出的箭矢普通朝黃昶飛射而去。這些冰刺本是無色透明,但此恰逢落日西下,斜落下來的陽光透過那些冰刺大要,變幻出七彩光芒,將其襯著的瑰麗萬端。
一幫弟子嘰裡咕嚕群情著,望著黃昶那麵用符咒變幻出來青木盾牌,個個眼中都充滿了戀慕之色。
比起符籙隻是完整依靠於篆文字身的力量,將符咒法力與質料性子或器物特性連絡起來的符器,能夠起到的結果和用處明顯遠比純真符籙更加豐富——比如修仙界常見的留言玉簡或玉玦,便是在玉石中刻印有一個“感到符”,留言者通過感到符將本身心中所想,眼中所見存於符中。瀏覽者一樣通過感到符直接體驗到留言者當時心中所思,而無需再藉助筆墨丹青,故此用這類玉簡能存儲的資訊遠比筆墨書籍要直觀靈動很多,儲存時候也極長,這一枚玉簡練是一件符器。
——如果所用的質料更龐大,更初級,而篆刻其上的也不再是伶仃符咒而是成套法陣,那這東西便進入到法器範圍了。當然法器對於製作者和質料的要求都更高,製作難度也更大。不過想要製作法器,過符器這一關必不成免,哪怕再如何短長的製器大師,都是從最簡樸的符器開端練手,一步步從簡到繁,漸漸進入到法器範圍的。
…………
“黃師兄這枚青木盾符牌可刁悍得很哪,都不比平常法器盾牌差了。”
“嘻嘻,真到了當時候,恐怕也輪不到你啊……還是先要幾件符器來的實際些。傳聞黃師兄已經給本身籌辦好了一整套的符器設備哦!滿是他本身製作的!”
而以六合篆文組分解符籙咒文乃至於法陣,在黃昶眼中也不過跟用機器說話寫代碼差未幾。故此當其他弟子聽課聽得稀裡胡塗時,他倒是如魚得水,學起來得心應手,再加上另有師父能夠隨時就教,成為這方麵的“學霸”也是理所當然。
又比如西崑崙弟子們當年通過初測後獲得的那塊拜山令牌,也是符器,並且是一件兼具了多種服從,其龐大程度幾近要將近靠近到法器程度的符器——它是在一塊崑崙特產桃花仙木的木片上,篆刻有“驅邪符”“聚靈符”“定魂符”等數道符咒製成。在仙木感化之下,其法力能夠在長達數年的時候裡漸漸開釋出來。
——要提及對所謂“東西文明”的瞭解,這個天下另有誰能及得上他呢?
所謂符器,乃是介乎於符籙和法器之間的一種仙家道具,或者說是符籙的進階版本——將包含有六合法則的篆文符咒繪製在紙帛上,使其能夠延時見效,這便是符籙。那麼如果將一個或者幾個符咒直接雕鑿或描畫在彆的質料或是成品東西上呢?比如在兵器上刻以“烈焰神兵”或“銳金破陣”咒法,不便能夠讓平常武者也能利用附有火焰或庚金銳氣的兵器了麼?
——這便是所謂符器了,兵器的話也可稱作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