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反擊[第2頁/共4頁]
又咳嗽了一陣,林縛又持續說道:“當然,朝廷待我甚重,我當為朝廷鞠躬儘猝、死而後己。我躺在病榻上,也不時運營為朝廷光複岱山、昌國之事,我擬了條陳,本要托家嶽呈給寧王殿下與嶽督……”
陳芝虎已率部進駐許昌,代表他來江寧議事的,是他的幫手高義。敖滄海在陳芝虎所部前鋒營任副批示使時,高義擔負批示使,也是十年東閩戰事脫穎而出的將領之一。
張協、嶽冷秋等人這些年做得最大的“進獻”,大抵就是將這些將帥之才從李卓麾下拆得七零八散。雖說根絕了李卓學奢文莊做梟雄的能夠性,但也將忠於元氏的最後一支成建製精銳之師完整的打散。
中西部地區能有兩三萬戶的丁口,就算上等大縣了;唯有江淮平原,地盤肥饒,一樣大小的地盤,能多養一倍的丁口,以是纔會成為朝廷財賦的核心地區。
加征分餉之事,沸沸揚揚的議了好幾天,纔有定論。
林縛在崇州所施新政,稅田增加超越五成,免除雜捐、丁口分攤以後,縣庫支出還能激增一倍不足。新政結果如此較著,張玉伯能看到,嶽冷秋、董原等人,又如何能夠無動於衷?
朝廷對廣南的節製力一貫不強,廣南郡名義上還接管朝廷的統轄,但自主流派、騎牆張望的心機更重一些。虞萬杲退入揭陽一帶,從廣南郡獲得的援助極其有限,從而在南邊對奢家的管束作用也就有限。
當初在濟南,要不是陶春,嶽冷秋底子冇有才氣從陸敬嚴麾下拉走那麼多的兵馬,濟南之戰或許會是另一番結局。
同意淮東對岱山、昌國的出兵打算,就要同意海虞鄉營接管浙北、淮東兩軍司的兩重節製。董原短時候裡,天然也就不能收編海虞鄉營,海虞鄉營將保持相對獨立的職位。
林縛借私鹽案,將馬家在山陽的權勢連根拔起,趁便又將山陽的其他處所權勢掃蕩了一遍。梁文展在山陽清查田畝的阻力就大為減少;近一年時候,山陽縣所轄的公田數,幾近是從零增漲到十餘萬畝,稅田也增加了近兩成。為淮東軍在淮水北岸構築沭口、泗陽兩處軍事要塞,供應極大的物質援助。
高義就坐在林縛的下首,彼其間說話也便利;林縛雖說是初度見到高義,也感覺親熱。
當然了,想要全麵的實施新政,難度太大,但不是冇有其他手腕。
不管是在濟南戰死的陸敬嚴,還是在南邊苦苦支撐的虞萬杲,還是在浙北主持戰事的董原,還是死守大同、抵擋東虜鐵騎、此時又率部南下的陳芝虎,抑或陶春、高義、敖滄海等人,這些出身李卓係的將領,或者有各種缺點,但不可否定,他們都是當世一流的將帥之才。
陳芝虎率部此次主如果要在長淮軍的共同下,夾攻紅襖女。陶春此人雖說有勇有謀,但心機很深,私心又重,高義與陶春分歧,實在不能算一樁功德。
林縛見嶽冷秋此次也將陶春召來江寧參與此次議事,心想嶽冷秋要儘力種植這個給他拉攏去、對他忠心耿耿的原李卓係將領了。
議過加征分餉,待陳芝虎派使者過來,就要議河南與浙東兩邊的戰事如何構造。
劉庭州內心悲歎:黨爭何時能了?林縛在這時候拋出這個出兵條陳,隻是使派係之間的裂縫,更加的光鮮、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