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遍地烽煙[第1頁/共3頁]
益州牧劉焉坐守川蜀之地,而出入蜀道的咽喉重鎮漢中又被張魯所阻,故而益州彷彿是個獨立王國,也是東漢王朝第一個盤據自治的“諸侯國”。
相對於天下各州烽火紛飛的局勢,地處荊州與兗州之間的徐州卻相對承平很多,除了境內小股黃巾餘孽為禍以外,徐州大多數郡縣確是承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徐州刺史陶謙,固然年齡已高,心無弘願,卻能牧守一方百姓,寬仁施政,深得徐州氏族和百姓擁戴,根底安定。彆的,徐州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是以州郡內兵馬很多,具有八萬郡兵和數萬當陽兵,氣力薄弱,足以恪守城池。是以徐州刺史陶謙能夠冷眼旁觀天下狼籍,坐享繁華繁華,歌舞昇平,安度暮年。
中原司隸一帶,李利麾下平南將軍徐榮領受司隸各郡縣時,與冀州袁紹麾下兵馬摩擦不竭,相互攻伐掠取城池。不過兩軍都很禁止,小打小鬨不竭,卻冇有發作大範圍的戰事。終究,徐榮所部三萬餘西涼軍大獲全勝,領受了司隸大半郡縣,將觸角延長至黃河以北,直抵兗、冀二州邊疆。
自此,久經戰亂的西涼全境儘數歸入李利治下,結束了涼州長達數十年的混亂局麵,安定西涼各郡縣。一統西涼二州。
冀州、兗州、青州和幽州等北方各州郡皆有戰事,袁紹、曹操、公孫瓚等諸侯已然氣力大漲,權勢已成。隨後,他們必然各自盤據一方,厲兵秣馬,虎視天下。
除徐州以外,大漢各州當中另有一處相對承平,並且兵馬賦稅頗豐,擁兵二十餘萬,氣力非常強大。這便是當年向靈帝諫言,議立規複州牧的益州牧劉焉。
但是,就在西涼軍主帥李利領兵戡平西涼二州之際,中原各州郡一樣是諸侯盤據。戰事頻發,混亂不堪。
加封征西將軍李利為衛將軍,位及三公,兼領涼州刺史,開府、假節,行太尉事,主掌天下撻伐與兵馬變更。晉封尚書李玄為尚書令,中常侍李儒為侍中,賈詡為智囊將軍、武威太守。國淵為安寧太守,邴原為酒泉郡太守,管寧為左馮翎太守,崔琰為漢陽太守,華歆為將軍府掾。彆的。西涼諸將儘皆官升一級,各有犒賞。
劉焉其人在漢室宗親當中頗具名譽,靈帝活著時便對他極其正視,曾讓他擔負劉氏皇族的宗正。是以安定黃巾以後,靈帝向他扣問管理天下的戰略,而他卻埋冇不軌之心,建議靈帝重用漢室宗親,規複州牧製,委派皇族中人出任緊急州郡之州牧,集軍政於一身,從而穩固大漢政權。成果,靈帝竟然采取了他的諫言,隨即他便是東漢第一個州牧——益州牧。此例一開,當即開啟了諸侯盤據的序幕,既而一發不成清算。自此,漢室天子對天下各州的統治力度日趨減弱,政令不通,積弊成殃,江河日下。
七月中旬,原武威太守、驍騎將軍李利晉升征西將軍、武威侯,開府、假節,位比三公,執掌西涼雄師,大肆汲引親信將領。
七月上旬,李傕官拜車騎將軍,兼領司隸校尉,開府、假節,位及三公,輔國攝政,權傾朝野。
玄月下旬,郭汜、龐德和成公英三人率部光複酒泉、敦煌二郡,陳兵西域。
縱觀中原各州郡,除了徐州冇有戰事以外,豫州、揚州和江東等地一樣不得安生。江南各州郡雖無大範圍戰事,卻也廝殺不止。各州郡刺史和郡守當中不乏野心極大之輩,他們都想趁著天下狼籍之際,招兵買馬,擴大本身的地盤。